萧山,何以闯关突围?

2024-09-03

钱江世纪城一景

萧山人才斜杠市集

“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

无限公园

紫橙国际创新中心

记者 方亮 金婷婷 郑丽华 何文静 萧山微融圈 毛越

萧山,变了吗?

变!在“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的殷殷嘱托下,在“不断提升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进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路径下,萧山已从县域向大都市历史性跨越。

但萧山,又没有变!

作为全国绝无仅有的“双会之区”,萧山发展的大局大势始终没有变——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区位能级优势没有变,重大战略叠加集聚的先发优势没有变,民营经济独树一帜的本底优势没有变,萧山精神引领感召的内生优势没有变。这“四个没有变”,是萧山发展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面对“萧山一路何以走来?萧山如何再创辉煌?”的重大时代命题,以及“萧山,何以闯关突围?”的时代重任,9月2日举行的萧山区委十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再次以“潮”精神的战略定力,给出了萧山闯关突围的“新解法”。

惟有改革

当然,萧山要闯关突围,首先必须自知,萧山到底要闯什么“关”。

以“中国视谷”建设为例,在萧滨一体化的改革基础上,萧山抢占了“视谷窗口”的战略先机。从萧滨交界处的湘滨路出发,沿着时代大走廊,一步一步闯出了自己的“势”。

但是,“中国视谷”于萧山,如何从点、到线、到面,又是它必须闯的“关”。

最近三个多月,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孙旭东调研湘湖、闻堰、义桥、戴村、蜀山、城厢、北干等平台和镇街时,都提到同一个话题——如何把握“萧滨一体化”发展重要机遇,纵深推进“中国视谷”建设。

比如沿着时代“产业走廊”,义桥如何充分发挥“融杭联湘接滨”区位优势,全面提升区域能级;戴村如何珍惜时代红利,紧抓区位交通提挡机遇、“中国视谷”建设机遇和农文旅融合发展优势,提高站位、攀高逐新,全方位融入杭州半小时经济圈。

再比如沿着风情“产业走廊”,北干如何用好紧邻滨江的区位优势,加快从“萧滨一体化”战略的辐射圈向核心区迈进,同湘湖一起合力打造“中国视谷”产业生态;城厢如何靶向发力,做大“萧滨一体化”文章;蜀山如何摆脱“卧城”思维,强化“新城”思维,充分把握“萧滨一体化”发展、“中国视谷”建设等重大机遇,找准细分领域,加快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产业格局。

上述“如何”,实则都是“关”。

谈到区域经济发展时,我们常常会提到一个词——“地理经济学”。简单来讲,就是一定的地理条件赋予一个区域一定的经济发展机遇。

沿着彩虹高架、时代高架、规划中的杭州中环,以及建设中的风情高架“脑补”一下,这四条快速路在萧山地图上画出一个“圈”。上述平台和镇街,就像一颗颗“战略棋子”,分布在这一“棋盘”上。我们可以把这个“圈”,称作“视谷之窗”。当“棋盘”上的战略一一启动时,萧山也就创造出了“中国视谷”的地理经济学,“视谷之窗”真正落地为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

正如孙旭东所言,只要真正摒弃“守”的心态、传承“闯”的意志、振奋“创”的精神,萧山就一定能够再造一个改革争先、活力澎湃的“火热年代”,就一定能够重现名动天下、全国瞩目的“萧山现象”!

而要真正重现“萧山现象”,无疑是关键处落子、紧要处发力,将改革进行到底。

据悉,萧山区委制定了《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萧山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部署改革,并以科创引领、智造变革、人才驱动、青年聚力“四大关键”的攻坚突破、改革实效带动萧山经济社会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跃升。

接下来,萧山还将深入开展“精神再提振,改革再深化”大讨论活动,传承发扬战天斗地的围垦精神,讲好老一辈“四千”“四抢”“四敢”的创业故事,不断赋予“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以新的时代价值。

有解思维

的确,改革本身就是探寻复杂问题的解题之道,以有解的眼光发现问题,以有解的思维分析问题,以有解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把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变为可能,让眼前的坎成为向上攀登的梯。

萧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组织起草“萧山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时,萧山就重点把握五个原则。其中之一,就是“问题导向”,以制度性机制性成果为破解重大共性问题探路。

比如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萧山接下来将落地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大攻坚”。具体包括,系统推进深化开发区(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国企园区(厂房)投建运营一体化改革和加强制造业优质内生裂变项目保障机制改革。

首先是“平台”。从“指标”上看能级。未来几年,萧山将全面凸显开发区(园区)经济发展主力军、主平台作用,推动其规上工业增加值全区占比从55%加快攀升到75%以上。而“解法”之一,则是“内生改革”,加快形成扁平化决策、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灵活体制和高效机制。

其次是“一体化”。国企园区(厂房)投建运营一体化改革的核心要义,就是整合平台、部门和镇街“一体推进”的资源力量。据悉,5个国企持有的园区,包括紫橙国际创新中心、蓝橙(国际)科创中心一期、无限公园、杭州湾智慧谷二期(暂名)、湘湖科创园,将成为萧山首批国企园区(厂房)试点,由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和区投资促进局负责牵头指导,承接全区“产业飞地项目”。

何为“产业飞地”?据悉,萧山各平台、镇街获得相关招商资源后都可作为招引方,将优质项目跨区域落地到合适的国企园区,推动资源要素的高效率配置。同时,本着“谁招引、谁受益”原则,各开发区(园区)、镇街落地到国企园区的项目,发展成果归招引方,充分激发“飞地”招商积极性。

再者,是“内生裂变”。这场关于制造业内生裂变项目的要素保障改革,其重点就是健全“优企有地 数据竞地”项目评价体系,降低存量企业拿地成本,推动优质存量内生裂变项目新拿地享受招商企业同等待遇,从而实现“女婿”“儿子”一样“亲”。

据悉,萧山将以“一带一廊(时代高架带、城东智造大走廊)”为核心区域,连片开展“腾笼换鸟”工作,探索SPV等市场腾换新模式,结合制造业内生裂变改革抓好腾后利用,加快“破”“立”衔接。

开门改革

不过,改革从来都是“开放式”的。所以萧山这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加快形成一群人与一座城“双向奔赴”的新格局。

孙旭东谈道:“萧山要把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年轻人的成长成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青年向往之城。”

翻开“萧山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可以轻松捕捉到一个强烈信号,这是一场聚焦人的“全生命周期”的改革,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综合改革。

比如教育,萧山将健全“尚学萧山”教育品牌体系,加快区域教育一体化,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探索建设“潮汐学校”。

又如科技,强化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电杭州研究院等“北斗七星”创新生态圈建设的同时,萧山将针对基础科研和成果转化等,深化分层分类管理。

再如人才,萧山“侠客岛”、青创“梦工厂”、人才会客厅、“潮”青年公园等青年服务矩阵建设将全新起笔。

当然,打造青年向往之城,是全方位、多维度的。某种角度看,更是科创、社创、文创的集合体。前不久,萧山创新开展“潮文化”系列行动,继“潮文化Park”“潮文化Party”之后,推出“潮文化Power”,这是一项“街头旋律”文艺点亮计划,旨在通过一套街头艺术家体系,推动在城市广场、大型公园和景区景点等区域常态化开展街头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的街头艺术表演“萧山模式”。

的确,以“潮”为文化本底,它犹如一种“Power”,将支撑创新,更让创新引领产业,在时代演进的大浪淘沙中树立“萧山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