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全面提升杭师大人才队伍素质

2024-08-20

侯红生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擘画了气势恢宏、清晰具体的改革画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正在加快打造创新创业的“新天堂”。加强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要实现人才和科技的良性互动循环。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近年来,杭州以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各类人才来杭就业创业。依托杭州的各种政策优势,杭州师范大学正在加快建设一流优势学科,全面提高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质量,主动融入和服务“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踔厉奋发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聚集人才平台

从国家和地区的宏观层面,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支撑和引领。建设好高水平人才高地,全面集聚战略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人才引领科技创新、支撑产业竞争,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才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强大动力。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指出,杭州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厚植创新活力之城特色优势”。杭州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浙江省顶尖人才计划等重点人才计划,大力引育国内外优秀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暖心政策、贴心服务和关心关怀。人才兴,则事业兴,杭州日益成为国内外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从杭师大自身发展角度,学校正处在争创“双一流”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对杭师大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杭师大将以教育学、分子手性与生物医药两大学科建设为龙头,做深做实“登峰工程”,加快带动学科整体实力提升,打造吸引和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聚宝盆”。

支持青年教师发展,健全保障教师专心教学科研制度

青年教师是杭师大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校发展的未来。学校必须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杭师大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为青年教师配备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授担任导师,充分发挥导师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师德师风、业务能力、职业规划等给予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杭师大为青年教师的早期学术生涯给予强大支持,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帮助青年教师探索学术方向,拓展研究视野,夯实科研基础,提升科研能力。学校重点选拔和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学术视野宽阔、发展潜力巨大的青年拔尖人才,实施“博雅学者”特聘岗计划、“院士结对”计划等,参照引进人才标准实行年薪制,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青年人才后备梯队。

杭师大着力理顺教师办事流程,提高人才服务效率。学校切实提升校内数字化治理水平,建设更加智能、更加友好的信息平台,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科研服务。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教师充分享受校园的便捷服务和公共空间的舒适宜人。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高校人才评价体系

杭师大贯彻省、市综合考评改革要求,聚焦高水平大学发展,立足学校实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价值导向,走向改革深水区,推动修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进一步合理设置要素分配比例,改革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强化绩效导向作用,充分激发争先创优、创新创造、干事创业活力,打造践行“三个拒绝”、合力争创一流的发展生态。

杭师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系统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不断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学校推行以“代表性成果”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机制,围绕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方面实施综合评价,克服“五唯”“SCI至上”等倾向,引导广大教师追求一流育人质量、一流学术成果和一流社会贡献。

完善海外引才保障机制,着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海外归国人才是杭师大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1900多名专任教师中,拥有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教师超过800名。杭师大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享受省、市、区三级海外引才政策的支持,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重点引育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高层次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青年专门人才,争取在顶级人才引育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地助推杭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