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

与“月光妈妈”同行

2024-08-09

《月光妈妈》 袁敏 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24年8月

一年又一年,仁青拉毛在长大

孙昌建

8月1日中午,在青海省贵南县过马营镇直亥小学,从三楼阅览室的窗口望出去,青草正青,青稞已黄,一场小型的座谈会正在举行。

因为此地已是三千多米的高原,我爬上三楼都调整了好几次呼吸。就在半个小时前,非虚构作品《月光妈妈》在操场上进行了首发式。虽是在暑假中,但几乎全校的师生都来了,小朋友穿着民族服装,真是飒极了。

他们被光照亮,也将成为光

座谈会上,书中的几位人物开始讲述被写之后这一两年的故事,这是书里看不到的。

仁青拉毛说,她在南京第一次听到了蝉鸣,作为马营镇中考第一名,她也渐渐跟上当地学校民族班的节奏;学医的德吉卓玛已决定参加研究生考试,她说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南拉才让在一所技术学院,读物业管理专业,他原本更想学音乐,可家里条件不允许,为了接近理想,他暑假里去电影场务组打工,向往听到电影里好听的配乐。我在直亥雪山下听过他的吉他弹唱,蓝天青草放牧地,歌声袅袅追白云;爱写诗的更欠智华,已小有名气,他在初中就喜欢写诗,袁敏将他的诗推荐给《江南诗》,“在远方的天地/依然看到雪山的倒影……仿佛你淘气般的背影”,已被更多人读到。

这几位发言者,都是从直亥耕读缘希望小学走出来的学生,共同走进了一本叫《月光妈妈》的书,这书封底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他们被光照亮,也将成为光。

十五年来默默做一件事

本书作者、作家袁敏听到发言后也颇为动容,她说来采访这些孩子时,大都比较青涩,而现在已经大不一样。为了写作这部书,袁敏四赴青海牧区,两赴四川甘孜,以纪实的方式,书写了以月光妈妈为发起人的爱心团队十五年来资助孩子读书的故事。

如果说这是一部纪录片,那我或许就是一名场记。因为从丹巴的核桃坪到贵南的直亥,我一直在场,见证了月光妈妈和她的团队用十五年的时间默默做着一件事情。

我知道其中的一些故事,之前也已经见过书中的部分人物,那是在丹巴,但是我没有想到书中的故事会如此感人。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路看书我已经流过三次泪,那不是因为高原的风,而是真的因为感动。

仁青拉毛,是月光妈妈十四年前来到直亥第一次抱起的小女孩,当时她刚上幼儿园,现在已亭亭玉立,谈吐不凡。她曾向资助人特别提出,以她家现在的条件,已经不需要再被资助了。而她的弟弟已经上四年级,看到姐姐和哥哥都被资助而他没有,居然哭了。让弟弟羡慕,不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渴望得到一份来自远方的关注和爱。仁青拉毛的奶奶跟月光妈妈说,她手机上孙女成长的照片,还没有月光手机上的多。

因为月光妈妈,这里的小孩得到更多的关注,如今这所蓝天白云之下的直亥小学,也是政府投资新建的学校。

而这个故事的源头,还得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说起。

汶川地震后第二年,经朋友介绍,月光妈妈来到了藏区甘孜州的丹巴县核桃坪村,当她看到该村只有一所破烂不堪的小学,好多读到三四年级辍学的孩子,这触发了月光妈妈的公益初心。那一次助学活动,我与袁敏有幸随行。那时,我对川西的风土人情颇有兴趣,也曾写过一点文字,但从未想过要写一本相关的书,而袁敏是个有心人,她写作本书的初心由此产生。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为了解决牧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月光的父亲出资援建直亥小学。

这一次我来到直亥村,才了解到这里一个村的面积比我们杭州的一个镇甚至一个区还要大,连小学都是寄宿制的,行车在土路、石子路、盘山路上,有时开了一两个小时,被告知还是在这个村里。而越往上走,海拔越高,风景则越好,气也就越喘,有时看到不远处有帐篷或小木屋,好像近在眼里,真走到那里则好像到天边一样。

我跟月光妈妈同车走访受资助的家庭,她手里有一张手绘的直亥地图,对村里的每一条路都熟悉,知道哪个孩子住在哪里。这十五年来,她走遍了全村三百多户家庭。在直亥,大部分的孩子都有两个“家”,一个在村里,一个在放牧区的临时住房。平时孩子们全部寄宿在学校里,一到暑假,孩子们就跟随父母去牧区放牧,要找到他们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在牧区好多地方没有通讯信号。

那几天的走访,一回到车里,月光妈妈都是戴着大口罩掩面,因为鼻炎,还要对付高反,有时,她一上车就显得病恹恹的,可是只要一下车去家访,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立马精神振奋,而那些早就守候着的孩子和家长,一看到她来了,就会跑过来紧紧地抱住这位妈妈。

从“燃灯者”到《母羊的心》

数年前,袁敏跟着月光妈妈来到直亥采访获得了大量生动的素材后,先是在《收获》杂志开设专栏“燃灯者”。时任《收获》主编的李小林说,她父亲巴金在生前说过,中国教育的基础在乡村。听说袁敏正在走访一些在乡村基层教育一线奉献的人物,了解了他们的感人故事,立马拍板说可以写。于是,袁敏写下了杭州退休校长陈立群在贵州的援教故事;写了科学教师陈耀的少年科技梦幻之旅;写下月光妈妈的《母羊的心》。这些作品在《收获》陆续发表后,正好被江西教育出版社的编辑看到。2023年5月,直亥牧区雪还未融化,出版社的总编和编辑就跟着袁敏和月光妈妈一起来到丹巴和直亥来采访,遂有了这本书的创意和出版计划。

这个夏天,在雪山之下,在草地之上,最早受资助的那一批学生也都赶回来了,他们有的已经工作,有的已经上了大学。来自杭州、北京、上海的资助者中,也有不少是带着孩子来的。做家长的想让孩子来看一看,他们的同龄人是在怎样的环境里生活和学习的,让内地的孩子和牧区的孩子相互了解。一位家长告诉我,他和孩子并不是第一次来,之所以会来了再来,是因为他看到孩子来过之后,懂得了感恩和珍惜。

最后要郑重介绍一下月光妈妈,她本名叫高颖,是杭州市临平区的一名教育从业者,也是一名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当然,她也曾是一名写作者。袁敏当年在做《江南》主编时,曾向她约稿,让她写写这些公益故事。月光觉得自己写自己,还没有到这个份上,于是袁敏扛起这一份感动和思考,这才有了这本被中国作家协会列入重点扶持项目的作品。在这之前,袁敏早已写出了《重返1976》《兴隆公社》这样重要的作品。

本次青海之行,我们还一直在谈论一个问题,即这本书的读者是谁?

我以为,应该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家长,因为谁都知道,家长最关心教育的答案。而让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人到底是怎么被改变的?这个世界又是怎么被改变的?

答案不在风中,答案就在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