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神器”引发爆炸后,车厢内一片狼藉。
记者破窗后爬至车顶。
扫描二维码 观看实验视频
记者 贾凯 文/摄
夏季高温环境下,车辆本身就容易发生各类故障。假如车主忽视车辆使用中的安全细节,引发安全事故可能只在一瞬间。
昨天,萧山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了一次十分“应景”的实验。这次实验设计了3个夏季用车场景,消防员通过实际演示,为广大车主“拎”出了这个时节关于爱车的安全细节。
1
暴晒5分钟,车内温度升高25℃
把这些东西放在车里等于放了枚“炸弹”
昨天下午2点,阳光猛烈,室外气温达到38℃以上。实验现场,一辆黑色轿车停在空地上,在阳光暴晒下,车内温度达50℃。记者在车内坐了仅1分钟就全身汗流不止,手上的手机都变得滚烫。
车辆继续暴晒5分钟后,消防员再次测量车内温度——接近75℃。此时,记者在车内明显感觉不适,呼吸变得十分急促。近年来,粗心的家长将孩子锁在车内的新闻屡见不鲜,高温的密闭环境对孩子来说十分危险。消防员介绍,相比成人,儿童体温上升、体液流失的速度更快,一旦被锁在高温密闭的车厢内,更容易出现中暑、晕厥等症状,甚至引发热射病而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看护好孩子,驾车出行时切勿大意,谨防孩子被困于车内;若发生车门反锁导致孩子无法自行脱困的情况,应及时破窗救援或拨打119报警电话求助。
对于部分车主来说,私家车还是“化妆间”或“吸烟室”。有些车主会将打火机、香水等物品放在车上。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这些小物件也可能成为“定时炸弹”。试验现场,消防员将一个一次性打火机放在前挡风玻璃下,这也是很多车主随手放置打火机的位置。4分钟后,打火机附近仪表台的表面温度已升至79℃左右。半小时后,打火机外壳出现裂纹,虽未发生爆炸,但其中的液态丁烷已完全泄漏。此时,车厢内若有火星,气态的丁烷就会被点燃。消防员表示,打火机中的丁烷在高温状态下极易膨胀,遇到明火会立即爆炸,而夏季暴晒的车辆内部温度极易升到70℃以上,导致打火机爆炸,继而引发车辆自燃事件。
不只是打火机,一瓶矿泉水也可能引发一场火灾。实验现场,消防员将一瓶水放在车内,阳光通过瓶内的水发生折射,在纸巾上聚成一个焦点。测温枪显示,焦点处的温度明显高于周边。“矿泉水瓶变成了一个凸透镜,将热量集中在一点,导致焦点温度过高。”消防员解释,“时间长了,轻则加快内饰老化,重则引起车辆自燃。”
消防员建议,广大车主尽量不要将香水、老花镜、有水的塑料瓶、充电宝等物品留在车内,停车时尽量选择停在地下停车场或者树荫下,避免车辆长时间暴晒。同时,车内应常备灭火器,万一发生火情,可起到应急灭火作用。
2
“降温神器”也是“毁车利器”
如使用不当,爱车恐怕当场“退役”
由于暴晒后的车辆内饰会发烫,不少车主都会想尽办法为车内降降温。最近,一款销量不错的“迅速降温剂”被网友称为“降温神器”,据说只要喷在座椅、衣物表面就能快速降温,让人瞬间感觉凉爽。但是,这样的“降温神器”真的安全吗?
试验现场,消防员模拟日常使用场景,给车辆前后座椅等位置进行了降温,总共用掉了3罐“降温神器”。此时,车内弥漫着一股清新的香味。现场人员退到安全区域后,两名全副武装的消防员抬这一支近3米长的火把上前,将火源送入车窗。只听“砰”的一声,车厢内发生剧烈爆炸,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全被炸飞十余米远,碎了一地,车内也出现了明火。消防员将车辆火势扑灭后,记者看到,车内已一片狼藉,内饰有明显烧焦的痕迹,车顶也被炸出不规则的鼓包。
消防员指着“降温神器”的成分表解释,其中含有的丁烷、丙烷、异丁烷和酒精,都是易燃易爆物,使用时如遇明火或热源,都可能引发危险。因此,广大车主在选购、使用此类产品时,要特别留意安全提示和使用警示等信息;使用此类产品后应及时开窗通风,防止易燃易爆成分积聚,并避免在车内吸烟,以免发生意外。
消防员还提醒,夏季车内温度高,容易使气罐内压力过大造成爆裂,因此,不建议将此类产品存放在车内。除了“降温神器”,发胶、指甲油、防晒喷雾、杀虫剂等罐装、易燃物品也不建议放在车内,使用这些物品时同样要远离明火。
3
夏季可能遇到的不只是高温
涉水被困,你可以这样化险为夷
夏季可能对车辆造车威胁的不只是高温,极端降水导致车辆涉水被困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车外水位不断上涨,司乘人员被困车内,此时该如何逃生?昨天,记者和消防员一起坐进一辆“被困车辆”,学习逃生技巧。
实验一开始,吊机将车辆放入水塘,此时,水位刚刚没过车辆底盘。见有水涌入车厢,坐在副驾驶座的记者立即蹲到了座位上。消防员说,发现自己被困的第一时间,应当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这也是逃生自救的黄金时间。这一阶段,被困人员应马上解开安全带,尝试打开电子中控锁,迅速从车门、车窗、天窗逃生。
随着不断注水,池塘水位升至车辆的门把手。消防员说,到了这个时候,车辆的电子元件可能已经损坏,车门可能无法打开。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车载安全锤破窗逃生,如果没有安全锤,车上座椅的头枕也可以取下用来破窗。
当然,破窗也是有技巧的。前后挡风玻璃最为坚实,人在车内很难砸破,因此,要优先选择破开两侧的车窗。破窗时,要从边缘处砸击,一旦车窗出现裂纹,就很容易整扇碎裂。消防员用座椅头枕的金属支架连续猛击车窗,车窗很快裂开了一道口子,再用拳头一砸,整扇车窗应声碎裂。此时,车外的水位已接近车窗,消防员清除车窗边缘的碎玻璃后,与记者先后爬上了车顶。
消防员介绍,事实上,还有一种最危险的情形,就是水位没过车窗。这种情况下,逃生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就是等水将车厢注满,车内外水压一致,此时可尝试屏气用力打开车门逃生。
消防员提醒,夏季易出现强对流天气,广大车主出门前应关注天气预报,留意天气变化。万一遇险,应第一时间拨打119寻求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