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城复兴”如何“质”变?

2024-07-22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超大城市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是普遍规律。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特大城市的中心区,为应对经济结构不合理、人口减少等问题,均通过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完成了动能重塑,人口重回正向增长。

市咨询委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孙娟和市咨询委委员、杭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陈玮,就杭州如何更好地提升优化中心城区活力,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开展了研究。

一是通过安居保障重聚青年人才,实现中心城区的活力回归。比如探索中心城区市区两级直管公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的路径与方式,结合既有的危旧房重建改造、闲置安置房统筹等,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为青年群体提供稳定的居住空间。可参考北京的共生院模式,腾出后的公房以人才公寓的方式重点供给青年群体。二是通过创新和产业空间的提质升级、灵活的用地政策,鼓励并促进创新回归。建议重点围绕浙大、相关科研机构等创新源头,在中心城区打造多个5公里“创新圈”,为创新人群提供低成本创业空间。探索更为灵活的产业用地政策,为都市型制造预留转化空间。如鼓励中心城区老旧产业用地更新过程中,优先保障可承载高新都市工业制造环节的空间。三是通过引领性与先锋性的空间场所,实现中心城区的文化亮点塑造。比如聚焦文化核心区,重塑亮点区域;连点成线,提升历史文化街巷文化体验的连续性;构建“文化+”功能空间布局,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文博设施规划相结合。四是通过特色且开放共享的公园绿地与特色街巷,重现杭城公共空间魅力。鼓励做多家门口的社区公园绿地,新增满足文体运动及儿童活动需要的综合公园。在保障公共性的前提下,探索特许经营权试点,提高综合公园建设的积极性;鼓励拓宽内巷通道、疏通巷道网络、共建巷心公园等,系统建设“文化商业街、社区生活巷、山水骑行道”等魅力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