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越剧演员到国家一级茶艺师

11年“跟踪培养”成就“全国技术能手”

2024-07-16

吴玉梅在进行茶艺表演。

吴玉梅(左)与吕美萍在茶园。

记者 郭雀屏

“想不想成为茶艺师?”

11年前,一句问话,成就了一名“全国技术能手”“浙江杰出工匠”,也有了一场长达11年的跟踪式人才培养。

问话的人是浙江开放大学新昌学院(以下简称“新昌学院”)院长吕美萍,被问的是当年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吴玉梅,那年她20岁。

11年前,在全县半数人吃“茶叶饭”的新昌,茶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却几乎一片空白。2013年,新昌学院开办茶艺培训班,探索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吴玉梅是最早的一批学员之一。

今年5月,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茶艺项目比赛在贵阳举行。吴玉梅作为浙江省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斩获银奖,并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从越剧演员到国家一级茶艺师

1993年出生的吴玉梅,在11年间先后成为国家一级茶艺师(高级技师)、“浙江杰出工匠”、“浙江省技术能手”,如今又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可谓成绩斐然。但在11年前,她还迷茫地站在职业分水岭前。

毕业于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的吴玉梅主攻花旦,毕业汇报演出上,她的一曲《黛玉葬花》,让老师都夸她有天赋。哪知道,因为皮肤对油彩过敏,吴玉梅的越剧梦刚刚开始便夭折了。2013年,吴玉梅报考了新昌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学校提倡学历、技能双提升,她又同时报考了茶艺专业。

正在寻思如何拓展茶学教育、培养茶艺人才的吕美萍在人群中一眼就相中了吴玉梅:“这个姑娘气质出众,很有培养潜质。”当了解到吴玉梅是越剧演员出身后,吕美萍更加坚信她能在茶艺技艺领域迅速崭露头角。

吕美萍也成了吴玉梅职业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通过三年的学习,吴玉梅初露锋芒,在2016年拿下了第三届浙江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的冠军。此后吴玉梅一直跟在吕美萍身边学习,从学员到助教,从助教到外聘教师,一路成长。学校在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坚持以赛带训,帮助学员迅速成长。

“参赛是年轻人迅速成才的‘绿色通道’。”吕美萍说。

“跟踪式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从茶艺小白到国家一级茶艺师,吴玉梅走了11年。这背后离不开新昌学院的“跟踪式人才培养”模式。吕美萍介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秉承终身教育为理念,实行递进式、全流程、系统化模式长期跟踪培养学生,目前该学院已培养出国家一级技师5名、“浙江工匠”3名。

在此基础之上,新昌学院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入驻该工作室的除了吕美萍与吴玉梅之外,还有国家一级制茶师、国家一级评茶师、“浙江工匠”林夏青,国家一级评茶师吕春丽,国家一级茶艺师、“浙江工匠”杭美丽;国家二级茶艺师、“绍兴工匠”过诗妍,国家二级茶艺师、“绍兴工匠”陈秋玲等。

名师工作室开设了“浙开大系统名师直播课堂”,如《生活中如何冲泡一杯好喝的茶》《茶基础知识》《茶感官审评》《绿茶红茶乌龙茶冲泡法》《宋代点茶》《现代调饮茶》《沉浸式生活茶艺》等课程。2021年10月,名师工作室辅导的学员盛文斌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2022年7月,学员俞丽珠荣获第八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截至目前,新昌学院每年培养茶产业人才3000人次,在弘扬传统文化、普及茶叶知识、培养茶艺人才等方面卓有成效。

弘扬茶文化,讲好茶故事

茶叶是浙江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历史经典产业之一。在今年6月12日召开的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在谈到如何加大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发展的人才培养力度时表示,将着力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在职业教育领域,重点发展中高职一体化、中职本科一体化等长学制培养模式,让技能和学历同步提升。

在新昌学院,茶专业既有学历教育也有技能培训。如今公益送教、培训帮扶更是将茶文化、茶技艺、茶产业送往更丰富、更多元的场景。

2017年,吴玉梅开设了“梅苑茶工作室”,迄今已在绍兴、嘉兴、丽水等地共举办了300多场茶文化培训,参加培训的人数超过12000人。工作室还从中选拔技能人才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周亚枢、张梦坤、梁朝晖等学员分别在浙江省和绍兴市的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奖。

2021年至2023年,新昌学院名师工作室公益送教到上虞,帮扶上虞人杰学校开展茶艺培训24期,培训人数1250人。

去年底,“吴玉梅茶产业创新型人才培育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挂牌,她成为该校的一名行业导师,校企行以此为契机,协同发力茶产业人才培养。

“我们应该弘扬茶文化,讲好茶故事。”吕美萍说,在多方力量不遗余力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历史经典产业,这是我们最乐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