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土特产”首次来杭

这213毫克,将做啥研究?

2024-07-11

记者 张之冰 摄

本报讯(记者 王泽英)7月8日,西子湖畔迎来一批来自月球的“土特产”。昨天,这批“土特产”在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下文简称“杭高院”)新闻发布会上亮相。这是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放的第七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也是浙江首次以第一申请单位拿到的月壤样品。

月球的“土特产”有啥特点?

这是个年份超长的“年份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团队此前在《自然》上发文表示,精确测定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年龄为20.3亿年。

“土特产”个头小、很轻盈。现场,记者看到此次杭高院接收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共2份:其中一份是200毫克的粉末样品,装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瓶口的小罐中;另一份则是13毫克的光片样品,乍一看几乎就是几个“小黑点”,十分珍贵。

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家航天局已向国内131个研究团队发放7批次共计85.48克嫦娥五号科研样品,70余项涵盖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通过研究月壤,许多月球奥秘正在揭开。

这批嫦娥五号的月壤,“落地”到了杭高院物光学院首席教授舒嵘的团队。舒嵘表示:“前几批次的科研团队主要开展基础研究,或者行星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我们杭高院团队这次有所不同,将围绕载荷方向进行验证试验。”

在舒嵘团队里,汇聚了一大批来自光学、电子、光谱、机械、遥感等多学科领域的青年科研人员,面向月球与行星探测重大战略与重要领域,为研究月球和行星地质演化过程及探寻生命痕迹提供新方法。团队曾成功研制嫦娥系列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主动光电载荷,多次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文章。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