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门古镇

2024-07-05

龙门全景

龙门溪及龙门溪畔

义门

赖家弄

同兴塔

柴惠琴

龙门,全国最大的孙权后裔聚居地。

从东梓关到龙门,孙氏族裔以一种隐逸的姿态,在龙门溪和剡溪流经的土地上,用一千多年,为世人用建筑形态展示了中国古老家族的传承脉络。

著名学者何满子(孙承勋)曾经为家乡题词:来这里,读懂中国。并在题词后落下长款:此地为吴大帝子孙千年繁衍之地,积淀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仔细省察,可读懂中国。

那么,就把龙门当作一个活态的乡村标本,走进去,就是走入中国的传统文化。

龙门人视角下的建村史

北宋初年,孙权第27世孙孙忠遵从父亲孙劻的嘱托,从江流开阔的东梓关出发,遍访周边适合迁居之地,终于在距离东梓关三十里许的龙门山下找到合适之地。到了迁居这一天,孙忠挈妇将雏,从东梓关坐船,顺风顺水到中埠,再转进剡溪,上溯数里到一处叫柏树下的地方时,剡溪已经是卵石浅滩,于是弃舟登岸,换上羊角独轮车——当地用来走山路,既可载人也可载物的一种交通工具,“一路好山迎去马,三春甘雨洗行程”。

此后,孙氏族人就地取材,用附近山上的山石、木料,剡溪和龙门溪中的卵石,青砖黛瓦,也用黄泥茅草,逐渐建成了龙门。

《龙门孙氏宗谱》载:“孙氏有千余家,各房聚处皆有厅以供阖房之香火。”

龙门的布局,从始建于宋代的孙处士祠,即香火堂开始,就是以厅堂为中心,民居院落依厅堂发散,同一房系聚居,长弄短巷、水系交通其间的样式。

元明时期,龙门人以孙氏宗祠为中心,逐渐向北、东两侧发展,建了承恩堂、燕翼堂、明哲堂、世德堂、旧厅、厚祉堂、耕读堂、陈箴堂、思源堂、诚德堂、孝友堂等厅堂。清初,在耕读堂主人孙孟骞、孙昌父子的倡议下,孙氏宗族举全族之力,在村中挖开了一条弯曲如飘带状的溪道,将龙门溪纳入村中,并将之引入村里的明沟暗渠。这样一来,改道后的龙门溪由原来的绕村流经变成穿村而过,孙氏族人还在溪道上修筑和改造了数十道堰坝,雨季防涝,旱季灌溉。古镇由此奠定了延续至现在的、以龙门溪为界形似太极图的基本布局,村庄结构也由松散趋向于紧密。之后,龙门又新增了慎修堂(百狮厅)、余荫堂、庆锡堂、怀耕堂、素怀堂、光裕堂、怀珍堂、迎曦堂、怡顺堂、明德堂等百余幢建筑。这些名称上寄托了先人生活理想以及对子孙后代期望的古建集群,基本形成了现在的古镇面貌。

俯瞰古镇,可以看出这里的厅堂院落形式分为“井”字形和“回”字形两种,另外还有像怀珍堂那样从“回”字形衍生出来的,由主厅堂和周围五间厢房组成的,寓意“五福捧寿”的造型。“井”字形的房屋一般里面会有两个天井,而“回”字形一般只有一个天井。“井”字形以孙氏智七公派聚居的建筑群为例,自北而南,有咸正堂、光裕堂、瑞徽堂、素怀堂、道丰堂、慎修堂、神主堂等,其中咸正堂与光裕堂属于一个组合。

“回”字形建筑的典型是余荫堂,中间为本房族的祠堂或主厅,四边环以住宅,形式上相对“井”字形更简单。现在,龙门由各个房族组成的孙氏总族,有共同的祠堂两处,一为余庆堂,即现孙氏宗祠,一为思源堂,也是“回”字形建筑。

从一幢明代三层楼的卵石房子说开去

卵石的大量应用,也是古镇建筑上的特色之一。在景区入口处朝岁弄东侧,两棵玉兰树在春天里肆意开放,孙孟元家的民居就在边上。这幢卵石房子,始建于明代,面阔三间,从厅后穿过天井为三层堂楼,是龙门古建里最高的建筑,数百年里,它屡屡修缮,终于保存下来。日光晒进天井,二楼有个屋檐遮挡了一部分光,三楼的窗户外有居民晾着的衣服。正堂柱子上的牛腿非常素净,几乎不见雕琢,只贴着边沿顺势刻画了如意纹线条。

主人说,牛腿都是当时的老木头,足足四五百年了。

走出朝岁弄左拐,沿思源堂走进古镇,在鹅卵石铺设的路上行走,两旁的古建筑次第出现,可以发现它们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也有区分。祠堂和厅堂一般用砖墙,民居宅院大部分用石墙,这样的安排在不经意间表达了对宗族和祖先的敬重。石墙用大量卵石、零星砖块、山石垒成,弄堂的地面、龙门溪的溪坎、堰坝、溪边行人上下用的台阶,包括古井的井壁都是。

就地选材的龙门人,将龙门溪和剡溪里的卵石采集回来,大的做基础,小的做墙体,然后抹上用石灰、黄泥甚至加鸡蛋清、糯米饭按一定比例调制而成的灰浆,有时根据需要还会在大卵石里揳进小卵石,一块块一层层将墙体堆砌起来,这样砌好后的墙体,粉不粉刷都很坚固。于是,大大小小的卵石被组合成各种建筑形态,融入龙门的岁月。

在龙门古镇的众多厅堂之间,大弄堂连着小弄堂,小弄堂延伸进人家的宅院。这些卵石铺就的巷子,仿佛家谱瓜瓞图上的子孙延绵,也仿佛一个人的血脉。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厅堂弄堂的形成:龙门孙氏刚刚迁居之时,人少,房屋也不多,随着千百年间人口逐渐增加,才形成以厅堂为中心的建筑聚落。四面环山的龙门耕地有限,为了给子孙留下足够的口粮田,村内房屋密度之高也在情理之中,像“借墙造屋”这样的情形很常见。比如说谁家孩子大了造新房,就贴着墙再造出来一间,也有旁人来边上造房子,商量好了也可以共用一面墙,且并不限于孙氏本房本族。如今留下来外姓人家的老宅还有楼家厅、洪家厅、戚家厅、骆家楼、陈家洋房、沈家厅等,另外,老街上还有一条大弄堂,唤作赖家弄。天长日久,龙门人习惯了在原有的建筑格局上,拼一拼,挤一挤,拐弯抹角处让一让。

于是,宽阔的巷道搭了过街楼,狭小的弄堂从一家到一家可能要穿过人家的厅堂、厨房,还要贴着墙根走几步。那些人来人往的“出路”被隐藏在家与家、房与房之间,外地人走进古镇仿佛走进迷阵,本地人在街巷房屋之间穿行,除了“不湿鞋”,在特殊的时期还能躲避追捕。

砚池边的明哲堂,就是最能让人感受到龙门人“大雨天串门,跑遍全村不湿鞋”的一幢建筑。这里场地宽敞,村民们以往还会在此地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平常也用来举办红白喜事,逢年过节还会在这里迎龙灯、跳竹马、跳狮子,热闹非凡。

这些弄堂仿佛人与人之间的纠缠,复杂又简单,独立又亲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给中国古老的乡村留下来一个可研究的样本。深入的时候,需要在里面走一走,穿过一家又一家,抬头看看天井上四角的天空,才有更真实的体验。

现在,村里的导游在带队时,会给你指一条明路,迷路了不要怕,顺着水流的方向走就能走出来。

顺着水流行走龙门

水一般是指龙门溪里的水。龙门有两条溪,剡溪在村北,东西向。龙门溪又叫秀溪,发源于龙门山,清初完成了改道后的溪流南北向,两条溪的交汇处呈丁字形。短短几千米的龙门溪是一条山溪,雨季的时候,来自海拔千余米高度的龙门溪飞泻而下,水流湍急,幸而一部分水被裘家坞水库截流后,通过水渠流过大半个村庄,自跃龙桥头流入剡溪。后来又有一部分水在太婆桥处被引入附近的砚池,砚池是一口大池塘,因形似一方砚台而得名。砚池水随着小弄小巷穿过七房厅、老街、八角井,最后到龙兴桥处流入剡溪。剩下的溪水经过弯曲的溪道时流速放缓,还有一路的堰坝使得溪水在前进中还要迈过一级又一级的台阶,千尺巅崖百尺湍的瀑布水,自此潺潺流入剡溪。

龙门溪的水流过太婆桥、三房桥、几处堰坝,在耕读堂“耕读世家”门楼边,靠“龙门驿事”客栈一侧的溪水中,沿着溪坎砌起来一口老井。这一口口子小内里大,常年水位高出溪流半米到一米的水井,溪水和井水以“井水不犯河水”的姿态存在不少年头了。井边溪坎上还长了两棵枇杷树,有几年结果多,有几年结果少。溪里以前还有许多鸭子,在流水和水草间追逐鱼虾。在龙门溪两侧的通道上,行人三三两两,从设在耕读堂后院的茶空间“茶香居”的院门、窗户望过去,过往的行人都可入画,从溪对面看过来也是一样。

于是,走到这里的人,脚步会不由自主慢下来,用相机或手机拍拍照片,或者干脆坐下来围炉煮茶。常有画画写生的学生,坐在溪边、岸上、枇杷树旁,捧着画板,一待就是大半天。

三月中,在茶香居门前围炉烤番薯,隔了一座万庆桥,文化学者何满子、革命烈士孙晓梅姐弟俩故居“怡顺堂”对面,龙门溪溪坎上的杏花开了。杏花,龙门土话里是“杏梅花”,清道光十六年(1836),被赠“山西第一廉吏”匾额的龙门人孙衔,在卸太谷令(今山西晋中市太谷区)时,留别士民:“杏花春雨思归久,一摘公然赋遂初”,他对杏花微雨的江南想念很久,到这个春天终于可以回家了。

现在,这棵老杏梅树的花已经开了一年又一年,溪边万庆桥上人来人往,空气里的花香和炸油面筋的味道很吸引人。

龙门的两条溪流都不算宽阔,那些有着古老故事的桥规模都不大,却各自有着足以流传千百年的桥名:隆庆桥、万安桥、万庆桥、庆禧桥、跃龙桥、龙兴桥、太婆桥……

“新新娘子新新桥,千年太婆万年桥”是龙门人的祝福。鲤鱼跳龙门,一跃鱼化龙,古镇入口附近,剡溪上的跃龙桥也有个好彩头。在古代龙门,考取功名的龙门人走跃龙桥,不亚于进士簪花骑马游街,满满的仪式感,是跃龙桥加持过的荣耀。

那些几乎没有留下名字的乡村建筑师

在龙门古镇的发展史里,还有众多的工匠参与了村庄的建设,但他们大多不见经传,悄然湮没在岁月里,如今的龙门人还能说起的唯有一位叫孔文龙的建筑师。这位在孙氏宗谱里并没有确切记载其事迹的泥水匠,在龙门一直生活到过世。他至少主持了同兴塔建造、龙门溪改道、龙门溪上戚家桥的兴建等大工程。

根据家谱的记载,康熙十六年(1677),孙孟骞和他儿子孙昌共同募建同兴塔,为精益求精,最终招募了孔文龙主持建造。风吹雨打三百多年后,这座飞檐斗角、玲珑剔透的白塔,在日光下白得发光,是目前富阳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古塔之一。塔壁粉刷的那层薄石灰,到现在仍是很少脱落。获得了东家孙孟骞和龙门人尊敬的孔文龙,自此留居龙门,并留下了不少建筑艺术。他叠建的龙门溪两岸的溪坎,最大的特点是大大小小的石头随心所欲摆放,这看似随意的操作,恰好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也蕴含了建筑的诗意。造型上像飘带一样飘过村庄的龙门溪,溪中有个石桥潭,就在孙孟骞家“耕读堂”边上,这个潭的流水很特别,溪水大时,水往对面流,溪水小时,水流向耕读堂一边。

这个利用了河流凹凸岸原理的设计,悄然表达了孙孟骞对自己厅堂居民的偏爱。

龙门溪上原有一座戚家桥,桥墩是三四块石头垒成的,没有泥浆镶缝。有一年发大水,汹涌澎湃的山洪几乎冲毁了龙门所有的大小桥梁,唯独孔文龙修筑的戚家桥纹丝未动。这一座桥的桥墩石头,20世纪80年代还在溪水中,直到后来有村民造房子时才被挖走。

另外,古镇里那些口子很小底下却很大的井据说也是孔文龙的杰作,包括耕读世家对岸的井和七房厅附近的“十里红妆井”。在相距龙门约20千米的深澳古镇,现在还在的双口塘井、九思堂边上的井也是相似的造型,并在差不多时期建成。现在,龙门人把他们还说得清的,九口古井的井圈造型,都仿建了安置在村口仿古造景里。

仿古造景也展示了龙门的标志性建筑“义门”。义门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原来是燕冀堂的大门,只是厅堂已毁,仅存门楼。门楼两边各有一个呈三角形的突出位置,这在建筑上属八字开门楼,它坐北朝南,外面八字分开,像个古代官府小衙门,由大门口朝外看,两旁侧壁向左右砌成“外八字”形,整体造型比传统牌楼更显得气派、端庄精美。

义门前的鹅卵石道地上,也用卵石做了两个铜钱图案,一脚踩一个,沾一沾龙门义士孙潮的财气。作为当时龙门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孙潮富甲一方,但平时一贯粗衣淡饭、为人乐善好施。明朝嘉靖年间,龙门当地闹旱灾,老百姓种的庄稼颗粒无收,可是朝廷还是要催缴皇粮,眼看着老百姓就要背井离乡了。孙潮站了出来,他替全村的老百姓缴了皇粮,同时还拿出1000石稻谷救助百姓。

孙潮的忠义之举,被当时的富春县令奚朴上报朝廷,嘉靖知道后特赠“义民”一匾,并赐孙潮建造八字砖砌牌坊义门。从此以后,义门也成为龙门人心中的一座丰碑。

只是这一幢建筑出自哪位建筑师就不可考证了。

往义门西侧弄堂走几步就是世德堂。世德堂始建于明末清初,主人是孙权第51代后裔孙念阳。他也是一个经营有道的商人,和当时耕读堂的主人孙孟骞等一起出资举办了不少公益活动,包括建造同兴塔、句留亭、名宦祠、文昌阁,挖掘尚古堂深井、改道龙门溪等。

世德堂的大门,并没有中规中矩地开在正南方,而是开在东首朝南的方向。东南角在八卦中属于巽位,而巽就是风的意思,所以在这个位置开门,寓意家族顺风顺水。龙门有不少老宅的大门都是这样的朝向和造型。世德堂左近的人家,还有龙门溪边耕读堂的三扇台门都这样开,这也从侧面佐证了龙门人营商的氛围和商业的繁华。

在弄堂里穿行,台门的朝向,照壁上的“福”字,比别处高的围墙,老墙上斑驳的题字,厅堂、人家屋里的牌匾,包括脚底下鹅卵石的拼图,无处不在的细节折射出来的精神,是龙门的,也是中国的。

龙门山脉一带,高山、丘陵、盆地、平原交错分布,溪流河道密集、沙洲密布,山岩、卵石在建筑上的大量应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姓氏的迁徙,村庄的发展扩张也催生了不少技艺高超的工匠。

历史,总归是人民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