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夜市“剪影” 沉醉不知归路

2024-07-05

《鹡鸰荷叶图》 宋 故宫博物院 藏

《货郎图》 宋

于嘉

宋太祖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允许开放夜市的皇帝。《宋会要辑稿·食货》中有载,赵匡胤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此后,两宋历代皇帝都对夜市采取鼓励政策,夜市不仅时间延长,而且通宵不绝。

宋室南渡,经过数十年的经营,临安城成为一座人口达百万规模的大城市,经济繁荣。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批手工业者、小业主、商人为主的新兴市民阶层。他们口袋里揣着大把的钱币想要消费,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村生活作息。

众安桥以北最繁华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曾这样描述杭城的夜晚,“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稠密的人口、繁华的商业,使得临安城一年四季都有夜市,且昼夜不绝。夜市主要集中在临安城的御街。

御街也被称为天街,建设极其宏大而精细,使用了超过一万块石板铺设,总长超过4000余米。御街既是南宋皇帝“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时,到景灵宫朝拜祖先的专用道路,也是临安城格局中南北走向的主轴线和最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其中清河坊、市西坊、官巷口、众安桥是御街上最热门的“网红打卡点”。

众安桥以北是临安城当时最大的娱乐中心——北瓦,这里商业与文化娱乐相结合,日夜表演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

临安城夜市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有集合观赏玩乐的文化夜市,有以湖、园景色为中心的休闲夜市,有由各类商品专业批发形成的商品夜市,“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各种夜市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照常出摊。

此外,临安夜市中的买卖铺子也特别注意时令季节的变化。春冬季节结合临安当时盛行的灯文化,经营玉栅小球灯、捧球灯、走马灯、鱼龙船儿、梭球等地方特产,夏秋季节经营青纱、挑金纱、异巧香袋、木犀香数珠、藏香、细扇等,诸多商品可谓琳琅满目。

“深夜食堂”与“百老汇”

商铺营业夜以继日,夜市中的美食也随着早晚不同需要而进行调整,“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血脏羹、羊肉粉”;夜市里,则有卖药叶饼、芙蓉饼、开炉饼、乳饼的面饼铺:有卖百味羹、蚶子辣羹、虾鱼肚儿羹等的羹汤店;有卖鹅鸭包、水晶包、假肉馒头、素夹儿等的包子铺……这些“深夜食堂”的老板费尽心思,动足脑筋,提供各色南北美食。

其中,竞争较为激烈的饮品摊类似于今天的奶茶铺子。无论是皇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喜欢喝饮料消暑。

诗人李清照在夏天常常饮用“白豆蔻熟水”。《东京梦华录》中讲道,汴京城的州桥夜市有甘草冰雪;南宋临安夜市上的“缩脾饮”和“卤梅水”都特别畅销。“缩脾饮”是将加工过的乌梅、甘草、白扁豆等蔬果切碎混匀,滚水熬成浓汤;“卤梅水”就是酸梅汤,将梅子与冰糖一起熬制,然后盛入容器中沉入水井浸凉,夹带凉意的酸甜,喝上一杯,真是痛快。

漫漫长夜,临安城的夜市自然离不开娱乐休闲,懂得享受的市民自然不会把时间全部花在吃上面,在宋代有一种类似于“百老汇”的演出娱乐中心,叫做勾栏瓦舍。

《梦粱录》曾这样解释瓦舍,“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意思是容易聚集,容易分散。来时犹如瓦砖紧密地堆积在一起,去时则像瓦砖散落无定形。整个临安城内外共有二十多座瓦舍,每个瓦舍中有几座或十几座勾栏,每座勾栏中又有几个看棚,大的看棚可容纳数千观众。

瓦舍勾栏可谓整个城市的娱乐休闲中心,在勾栏中人们可以欣赏各种杂剧、小说、武艺、猜谜、相扑等表演,还可以参与卜卦等娱乐活动,不仅白日有演出,而且“中作夜场”吸引着市民在此消磨时光。

每值时令佳节,“此夜天街买卖,至五鼓,月游人,要于市,晓不绝”。临近元宵节,街道上“翠帘销幕,烛笼纱,呈舞队,拥歌姬,管清吭……纷然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