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待“后生”

2024-06-27

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近日在京揭晓,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薛其坤院士今年62岁,是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此前的纪录保持者是王选院士,获奖时年方64岁。

“最年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诞生!”其所引起的广泛关注是有理由的,数据显示,在此次颁奖之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有35位获奖人,获奖时的平均年龄约为83岁。这其中当然有历史的原因,那就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2000年设立之时,中国好多杰出科学家已届耄耋之年;但也有“年轻人”一时顶不上去的原因,在科学发现、科学创造上尚拿不出可以与老一辈科学家一争短长的科技成果。这也正是薛其坤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重要意义之一,恢复高考后最先考入大学的几批科学家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的中流砥柱。

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2013年,薛其坤带领团队在实验中首次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杨振宁赞为“是从中国的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在物理学家的身份之外,薛其坤还是一所“双一流”大学的掌门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这让人联想起执掌西湖大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两人都是杰出科学家,都取得过多项优异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家身份担负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他们不仅仅是学术带头人,更是参与科技体制创新改革的重要参与者、科技创新队伍的重要引领者。

薛其坤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南科大、西湖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被人们称为新型大学,你认为新在何处?”他这样回答:“最与众不同的是学校的运转机制。这些新成立的大学,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多年的基础上,汲取其中经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又能面向世界的运转机制。”他并阐述科学家与教育家的异同:“大学校长首先是教育家。科学家了解科技如何发展,科技方面需要培养何种人才,可以将其转化为育人的内容,这就是教育家的事情。因此,如果在教育家的基础上也是科学家,对一所理工科大学的发展就会有所助益。”

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薛其坤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消息一公布,山东与广东两地的媒体最为兴高采烈,纷纷引为本地的光荣。山东人称其是“从沂蒙山区走出的‘量子追梦人’”,深圳人则对“最年轻的最高科技奖得主执掌最年轻的‘双一流’大学”津津乐道,他的求学、科研历程中诸多感人的细节也被深入发掘——他并非“学霸”,考研考了3次、读博读了7年;他被戏称为“7-11”院士,一直坚持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离开。这样的“追星”现象是好事情,是实打实的正能量,将激励更多人崇尚科学、追逐梦想,为中国建设科技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