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元的志愿填报服务费,是“割韭菜”还是真生意?

2024-06-25

蔡杨洋

今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考生和家长们正在经历一场关于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的“考试”。最近,靠高考志愿填报火爆出圈的“网红名师”张雪峰,凭借“近2万元的志愿填报课”等话题成为热议的焦点。

据悉,由他创立的“峰学蔚来”App推出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出售11999元的梦想卡和17999元的圆梦卡。令人惊讶的是,售价不菲的志愿填报课很快被抢购一空,甚至出现了2026年的服务提前售罄的现象。

“张雪峰热”扑面而来。有人认为他给出了真实建议,能让普通人少走些弯路,也有人认为他在贩卖焦虑,有“割韭菜”的嫌疑。

这背后,是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的迷茫,对未来的焦虑。对于高考,一直有“三分靠考、七分靠报”的说法。换言之,志愿填报环节相当重要,是影响就业和个人发展的“技术活”。新高考模式下,志愿填报的复杂度明显提升,选科灵活性的增加、志愿数量的增多以及对专业、就业市场的不了解,让很多考生和家长开始寻找“外援”。

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到9.5亿元,是2016年的7.3倍。2027年预计将达到12.2亿元。从费用来看,早在前几年,就有机构将志愿填报服务的报价上涨到万元。

眼下,这个火热的赛道里,不仅有张雪峰这样的网红,还“卷”入了在大模型赛道上拼得如火如荼的互联网企业。网易有道探索大模型与升学规划产品的结合,推出了有道领世AI升学规划师;百度上线智能体“AI志愿助手”,将大模型技术引入志愿服务市场,为考生量身定制志愿方案;创业团队“靠谱AI”发布了高考志愿规划大模型产品“AI志愿规划师”……其中,不少咨询服务采用了收费模式。

有需求就有市场。笔者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专业的志愿填报服务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考生填平“信息差”、合理规划志愿,利用数据分析减少报考的盲目性。

然而,高昂费用的背后,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从业人员资质的模糊不清,以及部分机构可能存在的夸大宣传和“饥饿营销”策略,都让这份“专业”背后打上了一个问号。

至于AI,它的确能提供信息服务,但其局限性在于AI无法全面理解考生的个体差异,也较难预见4年后的就业市场变化,更无法衡量考生在日后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

钱可以花,但话不能全信。志愿填报的本质是对个人兴趣、潜能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考量。无论是第三方咨询机构还是AI,都是填报志愿过程中的一种辅助,考生和家长们不能轻易把选择权全部让渡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