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千秋今胜昔

2024-06-18

运河新貌。记者 李忠 摄

吴山平

大河汤汤,文化绵延。北发燕赵、南抵吴越,贯穿南北、通江达海,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历经2500余年演变,至今仍发挥着航运、水利、生态、文化等多重作用。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更是流动的历史。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和浙东运河的起点,大运河见证了杭州的发展和变迁,孕育了形胜繁华的“东南名郡”“三吴都会”,让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千年运河,奔流不息。这是一条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展示长廊,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东运河文化园时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10周年。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文化遗产保护必须直面的问题。

十年呵护,运河新生。杭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高标准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活态利用。2017年,国内首个保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出台,以法律形式明确运河相关管理职责;2023年,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临平运河)顺利通航,解决了京杭运河杭州市区段缺少高等级航道的“痛点”;建成启用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大运河滨水空间等一批标志性项目。传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千年文韵和现代经济和谐共生,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织就经济繁荣与人文鼎盛的“双面绣”。

从历史时光里的舳舻千里、渔火延绵,到现实图景里的物阜民丰、水清岸绿、文脉流淌,大运河杭州段日益成为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点、运河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

杭州拱宸桥下,一艘艘水上巴士载着游客的欢声笑语,描绘着生机勃勃的江南水景。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登上杭州水上巴士“西湖”号,从拱宸桥到艮山门码头,行船中,他仔细询问运河保护和建设的情况。习近平叮嘱,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

此后,在历届政府的治理下,运河沿线的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提升。

水脉连着文脉,大河润泽百姓。文化遗产不是化石,也不是标本,而是绵延不绝的生活。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越是走近民众生活,就越有利于文化传承。十年来,大运河孕育的多种文化形态,现在已经飞入杭州寻常百姓家。

漫步大运河拱宸桥畔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杭州手工艺活态馆,游客仿佛进入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2023年,大运河数字文献馆、大运河数字影像馆、浙江省大运河紫檀博物馆相继投用,通过新媒体、数字化手段,让运河文化“流动”了起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保存着19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街巷里弄”格局,3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老杭州人的生活、饮食、礼仪、民俗等在此得以完好保留。

靠生态起笔、着文化之墨、以民生落笔,杭州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发展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江南水乡古居得以精心保护,工业遗存得以创新利用,非遗得以传承,千年古运河,满目是新景,大运河早已流动在杭州人民的生命之中,是自然自觉的精神向往,朴实厚重的情感归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千百年来,大运河奔流不息,恰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一往无前。大运河在浙江绵延683公里,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等运河沿线五市积极谋划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断擦亮中国大运河这张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2020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江段)启动建设,沿线江南古镇集群、历史文化街区形成规模效应,“和而不同”的运河风情,凝聚成强大的文旅品牌,传唱东方活力,续写创新传奇。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漕运已远,尚闻河水拍岸声。岁月之永,大运河还在行走。在传承不绝的文化谱系、风云激荡的文化图景中,杭州把大运河文化融入国际“赛”“会”之城建设,积极拓展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的渠道和效能,携手架起文明互鉴的友谊桥梁,书写文明的新荣光。

千年国脉,古韵今辉,气象万千。大运河与杭州一起蜕变,奔腾澎湃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