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底座”

2024-05-30

刘金洋

可拟人奔跑、能进厂“打工”……最近,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变得更聪明、更灵活,站在了当下最热的“硬科技”风口。其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重新定义人类与机器的边界,这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经历从概念验证到应用落地的技术拐点,无论是核心硬件,还是智能软件,都取得了标志性进展,呈现强劲发展势头。而我国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比如,2023年10月,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计划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尽管人形机器人产业具有广阔前景,但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需跨越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伦理法律等多重障碍,因此,要多措并举夯实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底座”,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让人形机器人真正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产品,必须打通技术上的堵点和难点。比如,人形机器人需要模拟人类的复杂运动,包括行走、跑步、抓取物体等,这要求机器人必须具备高度精确的运动控制算法和灵活的机械结构设计。所以,既要通过采用先进材料、创新关节设计等提高机器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也要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上的研发投入,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向规模化迈进,关键在于深化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是为了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要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关键零部件生产、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通过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人形机器人产业聚集效应;要整合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等资源,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集中力量解决行业共性问题,推动技术创新向纵深发展。

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感”十足,随着技术的发展,应提前考虑人形机器人带来的伦理、隐私和社会影响,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产业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可以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设立指导原则,确保技术进步符合社会伦理标准。同时,鼓励开发支持人机协同工作的技术,设计机器人辅助人类完成各类工作的产业架构,而不是简单替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