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合作推动“北研南用”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多项科研成果在杭实现转化

2024-05-27

本报讯(记者 陈立平 通讯员 卞平华)激光清洗装置、采茶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在杭州、长春对口合作背景下,科研成果“北研南用”再谱新篇。日前,杭长合作光电产业示范点授牌暨滨创荟项目签约对接交流会在杭州举行,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专家和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多个入驻企业负责人举行了项目路演。

随着机械臂的移动,一片完整的绿茶鲜芽被准确地摘下,送到了储存袋里。这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智能采茶机器人。“每年采茶季,浙江很多茶产区都为招不到采茶工发愁,用机器采摘又无法保证品质。这款机器人能够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项目负责人刘培勋介绍,相比传统的采茶机,这款采茶机器人的优点在于完全不需要人操作,且采茶技术堪比熟练工人。“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光电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让机器人能够用‘眼睛’识别茶叶的外形,实现精准无损采摘,有效提高茶叶品质。”刘培勋说。

据了解,目前这款采茶机器人已经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除了采茶,还可用于蓝莓、葡萄等多种高端经济价值农作物的采摘。

2020年7月,以杭长对口合作为契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滨江区共同成立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综合优势,充分对接滨江区高新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引领推动光电技术成果落户杭州滨江区,打造科研创新转化运用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目前,已有11家滨江区企业入驻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贡献产值约8亿元。园区共有鲲鹏人才1人、博士14人、副高以上职称9人,硕博人才占比52%。

在活动现场,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浙江省技术创新协会、浙江喻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新签约入驻的杭州英航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小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福鱼机器人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进行了路演。

“我们是一家从事激光清洗的公司,目前已为杭州中策橡胶、浙江水晶光电等制造企业提供模具、镀膜机挡板清洗服务。”杭州英航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相比传统清洗方式,激光清洗具有不损伤基底、精度高、无污染等优点,“比如冶铜用的阴极板,传统物理清洗容易损伤基质、影响效能,采用激光清洗后效能提升了1到2个百分点,对大型冶炼厂来说是巨大的经济效益。”杭州小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福鱼机器人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也分别介绍了智能光电传感控制模组、以机器人底盘为核心技术的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核心产品。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杭长合作光电产业示范点授牌仪式。“我们将按照两地对口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协助杭州长光院以及各家企业,进一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合作机制,服务推进科技成果在杭州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杨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