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小果子 “卷”到不少年轻人

2024-05-21

扫一扫二维码 看相关视频

记者 钟玮 视频 俞磊

5月19日清晨,临平区姚家埭村,75岁的沈彩娣一早就从自家枇杷园回来,一篮篮白沙枇杷摆在屋里,专门用来保护枇杷品相的纸袋被一个个拆下,已经铺满了半个客厅。

塘栖镇上,沈彩娣的孙女,27岁的施洁莹开始忙着包装、打单、发货。

古镇水北街百余米的小路上,果农们老早占好摊位,翘首企盼第一批客人。镇上的塘栖枇杷节集中销售区,经营户陆续进场就位。

进入5月中下旬,塘栖枇杷大量上市,所有塘栖人都在为枇杷忙着。

“95后”姑娘回乡创业卖枇杷:老人太不容易了

“这几天基本上清晨5点起床,忙到睡觉都要到第二天凌晨2点了。今年枇杷‘大年’,没办法呀。”一个上午,施洁莹的手机响个不停。

得空,她和小伙伴开车回到5公里外的老家姚家埭村,把奶奶规整好的枇杷一篮篮运过来。

今年是施洁莹回乡创业的第八年。“95后”大学生,当初怎么会想到回村卖枇杷?既是使命,又有水到渠成的成分。

2015年,施洁莹刚上大学,时间宽裕,她帮家里推销起枇杷。朋友圈转发,社区团购,加上学校里指导员的帮助,那年枇杷季她卖出1000多箱枇杷,是家里长辈销售业绩的3倍。父母都对她刮目相看:“没想到女儿这么能干!”

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施洁莹,帮家里卖枇杷成了她往后每年枇杷季最要紧的事。

家里从什么时候开始种枇杷的?奶奶的奶奶?她说不清楚,只知道记事起枇杷园就是爷爷奶奶最看重的宝贝。年岁渐长,她慢慢看懂了其中的不易。

“秋天,枇杷树会开出小苞,到冬天就开花。开花之后得筛花,不好的花筛掉,留下好的,保证养分的持续供给。花到来年春天就会结出小果子。一个枝头上会长很多小果,像葡萄一样,果农要把一些不太好的筛掉,留下几颗精品。筛完之后给果子套袋,等果子长大成熟就开始采摘。种枇杷一年四季都得劳作,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就为了卖枇杷的20多天时间。”

爸爸妈妈忙,爷爷经营着一个小厂,七八亩枇杷地的活基本得靠奶奶做。

“她70多岁了,总是骑着电动车,胯下装两篮枇杷,拉到镇上卖。一个人卖不了多少,来不及卖的枇杷最后都烂了。”种枇杷付出多回报少,施洁莹觉得自己该为家乡枇杷做点什么。

“新零售”让她成了村里的枇杷“大户”

塘栖枇杷诸多品种里,以“软条白沙”最为出名,别看它个头不大,但皮薄肉嫩,甜而不腻。但枇杷不耐磕碰、不耐储存则是不少果农、经营户的痛点。2020年,施洁莹与几位创业伙伴探索枇杷“新零售”模式,尝试大规模线上销售。

第一个难关,就是怎么包装、怎么储存,保证枇杷送到消费者手里是基本完好的。“一直以来枇杷包装比较简易,缺乏支撑,运输中的颠簸会导致枇杷表皮变色、碰伤,坏果率非常高。”施洁莹说,“我们当时从包装做起,从内核到外观都重新做了设计,对礼盒纸箱也进行了加固,更加具有塘栖枇杷的辨识度。”

严控枇杷入盒品质,礼盒包装升级,每公斤枇杷能卖到40元,订单还接不过来。创业两年后,施洁莹发现自家枇杷不愁销路了,公司还收购了附近村民家的枇杷,避免枇杷烂在枝头。

为了提升枇杷的利润空间,几个创业伙伴还整合了快递资源,与多家快递公司谈价,争取到了最优运费。更多村民主动找上门,使用新包装进行线上销售。几位爱折腾的年轻人还围绕枇杷开发出枇杷花茶、枇杷膏、枇杷酒等周边产品,同时推广起塘栖镇的风土人文。

“施施,今年再帮我们家收点啊?”从老家搬枇杷这会儿,正好有老邻居过来打招呼。她热情地一口应下,“好的,大伯伯,我们等下来拿!”

施洁莹记得这位伯伯。儿时的记忆里,他总和别的大人们一起,喜欢在老屋的院子前,搬来板凳、躺椅,吃西瓜、剥枇杷,吃着“风凉饭”,逗孩子们笑。

长大再回乡,村子里那满树金黄、满口清甜,早已成了她心里一抹乡愁。

塘栖的年轻人在网上为卖枇杷“卷”起来

在老家,像施洁莹这样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干得累、赚得不多,有更好的工作,年轻人当然要出去的。

今年是塘栖枇杷“大年”,预计产量超过5000吨。“翻译”过来就是:量多了、价低了,高兴了“吃货”,却愁到了果农。

塘栖的大街小巷,果农们的身影随处可见。有不少本地人傍晚刚从厂里下班,还穿着工服,也赶来为自家多卖出些枇杷。别以为只有果农们“卷”,网络上的本地年轻人也“卷”。

这个月初,塘南片区枇杷首轮采摘刚开始,施洁莹和小伙伴们就已经预售出2000多箱。但在更早的时候,施洁莹就感觉到了今年竞争的激烈。

“我真的惊呆了,以前不是这样的,今年一打开小红书,全是卖枇杷的帖子。”她感叹道,“看得出来,文案也是有心设计的。”

这阵子是她最忙的时候,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要顾着包装、发货。光是快递公司提供的打印机,她一天就要打掉两包纸。

这个“大年”,离家的年轻人们也选择在网上为自家枇杷默默“应援”。

“没办法,枇杷量实在太大。老人家半个月能卖几箱呢?回不来的年轻人,发帖子推广引流总是会的。”施洁莹觉得自己被“卷”到了,但她也很高兴,因为这是属于塘栖年轻人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