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培育不断迭代 养护接力星夜兼程

他们用一条条花路幸福一座城

2024-05-16

养护接力星夜兼程。

记者 项捷 通讯员 刘青

五月,高架月季盛放,纵横交错的杭州高架路网交织成“空中花园”,一条条红、粉“丝带”娇艳动人。

2009年,杭州率先把月季种上高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花路”也不断延伸,眼下连起来已超过500公里,体量达到200万株以上。宁波、绍兴、无锡、武汉、郑州、南昌,省内外越来越多的城市来杭州取经,想把月季“花路”带回去。

“月季一年开三季,但只有五月是盛花期,高架也迎来最美的样子。”“95后”龙丽萍是这座“空中花园”的一名“园丁”,她所在的团队正源源不断地为杭州高架“上新”月季。

余杭区双联村的一片开阔土地,是杭州高架月季的“后花园”,这里供应了杭州高架超过70%体量的月季。“150亩地,成品的高架月季每年能上新3万盆。”龙丽萍所在的杭州市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年前在此打造了月季苗圃基地。

和龙丽萍搭班子的,是另外两名“90后”,三个新农人带领一帮养护工人,在山脚下守着这片“后花园”。

由于长期户外作业,草帽和防晒衣成了三个新农人出门必备的行头。鞋子总是沾满泥,办公室是移动板房,每天至少走2万步,然而却个个乐此不疲。“我们都是园林园艺科班出身,为杭州高架种月季算得上专业对口。”“90”后王靖文是组长,也是整个苗圃基地的负责人,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八个年头。

培育一盆高架月季并不容易,从枝条扦插到换盆、成形、进花箱,一个培育周期需要3年。这种高架花箱有统一制式,长度为84厘米,宽度、高度均在30厘米左右。“基地培育的月季超过30个品种,一部分引进自法国、德国、日本等国,我们需要去遴选、培育出更适合在高架上种植的月季。”龙丽萍说,“别看开花都差不多,我们已经迭代了不少新品种,像‘西湖红’‘深红花房’都有开花多、抗性强的优势,已在部分路段上新。”

一支扦插苗“熬”成了高架盆栽,挑战才刚刚开始。月季娇贵,老花匠喊它“药罐子”,要经常对它施肥打药、及时修剪。“家里养好都费劲,上了高架养护难度陡然提升。”王靖文说,花箱装车后,就把接力棒交给了集团的高架月季养护团队。

“团队100多人,负责养护杭州德胜快速路、秋石快速路、钱塘快速路等多条高架。”高架月季养护团队负责人顾彬告诉记者,全封闭综合养护和自动滴灌系统,是他们的两项法宝。

从2021年起,杭州启动高架快速路全封闭综合养护模式,每日夜间轮流封闭不同路段,从而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晚上11点半,百人夜间行动队开工,更换水管、检查土壤、打药施肥,橙色的“夜光战服”在星光下成了亮眼的风景线。

“集团自主研发自动滴灌系统,已经投用3年,可以远程控制出水时长。”顾彬介绍,要想月季安全度夏,给足水分是关键,眼下每日晚10点到次日凌晨2点,是月季“喝水”的黄金4小时。

就这样,苗圃基地团队和高架养护团队,紧密配合,传好接力棒,共同守护这一条条杭州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