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眼·锐评

生态葬也是“厚葬” 陈浩

2023-12-21

人们通常认为,给逝去老人办一个风光体面的葬礼,是孝心最好的体现,也是子孙对老人最后一次尽孝的机会,同时在亲友面前也会很有“面子”。如果做得不“到位”,可能会被指责“不孝顺”“不隆重”“违背传统礼仪”,从而“得不到先人护佑”。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近年来,生态葬虽然仍占少数,但越来越受到市民认可,越来越多人接受了“厚养薄葬”的观念,接受了回归自然、节俭环保的生态葬方式。但生态葬并不能与“薄葬”画等号。

从仪式上来说,随着生态葬的发展,出现了花葬、树葬、江葬、草坪葬等多种形式,纪念的仪式感也越来越强。人们选择生态葬,更重要的因素是“礼”,“礼数”到了,人心皆安。钱塘江边的江葬纪念碑、花葬墓园中的姓名牌等,生者前往纪念的形式感并不缺,“礼数”周全。

从精神上来说,同样是长眠于地下,但逝者的生命以一株花、一棵树、一片草坪这种形式得到轮回和升华,是逝者以一种更崇高的形式泽被后人,更值得被尊重和铭记,这样既能让生者更有追思的仪式感和目标地,还能参与公祭,这难道不隆重、不体面吗?这难道不是厚葬吗?

从物质上来说,政府的补贴举措,一方面是一种正向的引导,另一方面是以物质补贴的形式,对逝者的遗愿和生者的意愿充满敬意的一种厚待。

所以,从仪式上、精神上、物质上各方面来说,生态葬既不简单也不简约,何来“薄葬”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