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微信
杭州发布微信
记者 李维和 杭州发布 李胜男 文 记者 廉笑尘 摄 张妍 叶丛 制图
银杏叶黄了,孩儿巷“红”了。
一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让孩儿巷成了杭州闹市区最具历史印记的巷弄之一,而这枚印记,就“嵌”在了孩儿巷98号的陆游纪念馆。2004年,这所老宅被列入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保留下了老巷的历史文脉,也系牢了杭州人的文化情结。
虽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乍听孩儿巷之名,总给人一种“低幼”的感觉。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隔壁竹竿巷有省儿保的存在,孩儿巷里从不缺孩儿们的身影,巷子里日常的“平均年龄”确实被拉得很低,名副其实的“孩儿巷”。
城市向上生长,老街巷也会遇到各自的“成长”机缘。如今,当了800多年“网红”的孩儿巷似乎已慢慢告别了“童年”,呈现出一种生活化的“少年感”。
杭州伢儿多数来这里“打过卡”
关于孩儿巷名字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宋代此地有不少做“磨喝乐”的手艺人。“磨喝乐”是一种天真童子造型的泥偶,所以此地被俗称为“泥孩儿巷”。到元代,“泥”字也被省去,便有了“孩儿巷”之名。
现在的人们觉得孩儿巷名字贴切,与省儿保多少有些关联。在杭州长大的孩子,完全没去省儿保“报到”过的怕是不多。正因如此,在孩儿巷做“孩儿的生意”就像800多年前一样,变得无比自然。
孩儿巷里有一家报刊亭,已经开了30余年,如今的老板娘接手营业也已20年出头。报刊亭里除了标配的报纸杂志,最显眼的就是连角角落落都摆满的玩具。
在老板娘的记忆里,省儿保滨江院区还没有投用时,铺子里的玩具生意相当红火,“现在主要是附近学校的孩子过来逛逛。”
或许是儿时的记忆总是特别深刻,不少曾经在报刊亭买过玩具的孩子,长大后还会跑回来找老板娘聊聊天。“在这里,他们说可以找回童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儿巷周边的环境变了,报刊亭的业务也在转变。以前算着日子到铺子里买杂志的老主顾,现在成了老板娘的微信好友,新一期杂志到了,微信上招呼一声就行。饮料、体彩,老板娘也当成副业经营,小小的报刊亭,实际上已是“十项全能”。“不需要太出名,把报刊亭好好经营下去是我最想做的事情。”老板娘始终保持着低调。
“孩儿”总要在挫折中“长大”
杭州(中国)孩儿巷婴童街,这个名字现在已少有人提起。2010年前后,孩儿巷里最多时有40余家婴童店铺入驻,“孩儿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可如今,孩儿巷里的婴童店仅寥寥数家。个中原因,众说纷纭。
“很多人说孩儿巷婴童产业走下坡路和省儿保院区调整有关,我不这么认为。”戴女士算是孩儿巷婴童产业的“逆行者”,2021年入驻,专注经营童装,“我觉得真正的原因是电商带来的冲击。”
戴女士原本在环北小商品市场做生意,2021年,市场关停,她重新寻找店面,最终看中了孩儿巷,可她选择这儿的原因却并非是这里的“婴童基因”。“这里离地铁站近,老客户过来方便。”
成熟的生意关系就像故友,即便没有业务要谈,也能在店里坐下来泡茶闲聊。用戴女士的话说,“他们的孩子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小时候还被我抱过,现在有的都上大学了。”
相对于孩儿巷婴童产业曾经的辉煌,戴女士更看中眼前新的机会,因为巷子里的人气正在回暖。喜爱City walk的年轻人对孩儿巷似乎颇为偏爱,常有人以戴女士的童装店和邻家的花店为背景街拍。“看到他们在门口拍照,我就觉得好开心。”戴女士说。
“杭儿风”未必就是“阵头风”
现在,绝大部分年轻人走进孩儿巷,一不为求医问药,二不买婴童用品,而是“单纯”地享受一种孩儿巷式的闲适生活。
老王算不上名人,可他的“怪兽咖啡”却有着不小的名气。2020年,他看中了孩儿巷一带优越的地理位置,果断入驻。那时候,孩儿巷一带已经有不少咖啡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儿巷已成为杭州咖啡店最密集、氛围也最好的区域之一。“即便有咖啡店退出,也很快会有新店入驻,越来越热闹。”老王说。
咖啡店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也就越多。老王的店主打“好玩”,墙上满是涂鸦,点单区放着糖果和潮玩,走的是个性中带着复古的调调。附近的咖啡店也都有一手“绝活”,有的主推精品咖啡豆,有的凭限量蛋糕“出圈”,也有的靠可爱风格装修吸引妹子……
好的氛围会让人更愿意停下来,甚至留下来。从偶然推门到变成熟客,最后成为店里的“死忠粉”,这样的故事在各家咖啡店都时有发生。有人会存一个自己的杯子在吧台,每次来的时候就用“专属杯子”,喝完咖啡再洗干净放回原位。到了节假日,还有不少外国友人会因为好奇心走进店里。“他们就是想看看我们有什么好玩的。”老王说。
老王试过在杭州找出第二个“孩儿巷”,没成功。“很难找到另一个有这种感觉的地方。”老王觉得,在孩儿巷开店的人,除了努力经营,还很努力地享受生活,这也使得孩儿巷的咖啡店集群靠着“1+1+1>3”的效应做出了名气,“咖啡这股‘杭儿风’,好像刮到孩儿巷就不肯走了。”
“咖啡配香菜”,烟火气拉满
老王所说的感觉,并非单指咖啡豆带来的独特香味。他喜欢找孩儿巷里不同风味的小吃店祭一祭五脏庙,享受被烟火气治愈的感觉。同样的,来孩儿巷的年轻人也都或多或少地被这种烟火气所吸引,谁说喝咖啡就不能配香菜呢?
兰师傅夫妇是温州苍南人,在孩儿巷经营着一家小吃店,每天上午8点开店,卖的是瘦肉丸、糯米饭等温州特色小吃。
兰师傅虽是店里的大厨,却是“半路出家”,没专业学习过厨艺,甚至一开始连家乡菜都不太擅长。“年轻的时候靠着试错,边开店边学,时间长了,会做的菜就多了。”他说得很坦诚。
选址开店,兰师傅也跑过不少地方,看来看去还是孩儿巷好——离西湖近意味着有游客,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更能让小店站稳脚跟。但最让兰师傅有底气的,还是在杭州的温州老乡。“在杭州的老乡起码有30%以上知道我的店。”他神秘一笑,仿佛老乡的认可给他带来了更大的成就感。
宝藏小吃店和咖啡店一样,渐渐成为孩儿巷的“特产”。在兰师傅看来,这么多店是一点一点开起来的,最终抱团成一个“整体”。“就像我店里的墙,以前都是空荡荡的,后来才慢慢被一张张菜品照片贴满。”兰师傅比画着说,“只要用心做,总能越做越好的。”
耐住性子自然能和烦恼说“拜拜”
孩儿巷如今多元且丰满的“少年感”生态,并非一脉相承。孩儿巷从一条窄窄的小巷发展到现在,这些年有过甜蜜时刻,也经历过“成长的烦恼”。
以前的样子、细微的变化,只有住在孩儿巷里的老居民看得最为通透。
像汪红武阿姨,自打18岁那年进都锦生厂上班,孩儿巷就成了她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那是20世纪70年代,孩儿巷更像是一条“小巷”,道路窄,两头都是住户。唯一人气旺的地方,只有巷子口的前哨食品店,很多人会跑去那儿买点吃的。
“那家店卖的东西全,所以才会有人气。但除了里头的居民外,大部分人不会往孩儿巷的里厢走。”汪阿姨说,“现在,情况又反过来了。我儿子特别喜欢家门口的一家馄饨店,还排队,三天两头打包回家。”
狭长的孩儿巷一直要等到千禧年后才逐渐有了现在的模样。道路拓宽,两侧民房拆除,虽说那会孩儿巷依旧普普通通,但至少人气开始变旺了。
后来,孩儿巷试着打造婴童一条街,一度风风光光,却没能坚持下来。众多店家来了又走,孩儿巷经历了几年低谷,陷入了“成长”的烦恼。
像汪阿姨这样的老杭州们敏锐地观察着这条巷子的流变。“喏,这家店去年冬天还是卖大闸蟹的,现在变小资咖啡馆了。对面那家陕西面馆,这些年换过多少家店了,感觉什么都开过,现在总算稳定下来了。”
父亲多年经营照相馆的经历,让汪阿姨对开店有了独到的见解。她讲,很多店其实是能够坚持下来的,离开,是因为耐不住性子,“店,是要‘守’的。”
如今的孩儿巷能够圈住年轻人的心,对居民来说热热闹闹自然是好事,汪阿姨更希望这些店能够守得住。“孩儿巷要变得更好,这些店一定要努力坚持下去,而不是‘杭儿风’一阵吹过,像银杏叶那样吹跑。”
她走到启正中学附近,突然想起了什么。“前几天社区老邻居说有家店还可以,回头去吃吃看。我们也要感受下孩儿巷的新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