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万安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机械工程学科执行负责人,近5年围绕智能制造中的智能运维方向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
记者 毛郅昊 通讯员 赵星 高锐
在工业领域,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是保证能源安全、保证工业竞争力的主力军,对它们进行及时的维护是保持工业生产战斗力的关键。
“通过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对高端装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提前预判并进行健康管理,才有更高概率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来自浙大城市学院的万安平开发出了复杂设备故障诊断与智能数据可视化系统,从而实现对零部件的智能监测。11月中旬,依托该技术,万安平深度参与的低碳节能的高端液压智能伺服系统获得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这也是该院机械系拿到的第一个省科技进步奖。在数字化浪潮兴起的背景下,万安平期待自己能为杭州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开发数字化智能系统,给发动机“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对高端装备的健康管理也是同样的思路。
“不能等设备坏了再去维修,要在发生故障以前排除隐患。”万安平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通过附在各个零部件上的传感器,把运行时的数据采集过来,再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智能系统进行分析,就可以对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
这项技术已经有较多应用案例。在杭州半山电厂,万安平的研究团队为该厂的热通道部件、燃烧通道部件等装上了传感器,他们基于使用时间和启动次数这两个维度做了一个分析、决策模型。当数值超过正常范围,系统就会自动作出需要维修的提醒。
从博士后阶段开始,万安平不断对数字化智能系统升级,并让它能匹配不同的设备。先后为燃气轮机、海上风电机组等设备提供智能监测等服务,今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项目便是他成功升级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升级后的数字化智能系统能对什么时候修理、修理哪些零件等都制定翔实的计划,从而保证液压系统能稳定地为房车、船舶提供更持久的动力。
“这个技术可以说是‘万金油’。只要和发动机有关,我们都可以对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从而做到健康管理。”万安平已先后和华电集团、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展开合作。今年,万安平团队的一项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他们正对航空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寿命预测展开深入研究。
解决企业实际需求,将拿出更多应用成果
从博士后阶段起,万安平就以解决企业实际需求为目标。
翻阅万安平的简历不难发现,他的博士后读了两站,他告诉记者,就读博士后让自己有了更多时间“挖”出科研成果。“博士后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承上启下,让我能对自己以前的成果作一个总结、升华。”厚积薄发,在万安平的第二站博士后期间,他与萧山电厂、镇海电厂等单位加强合作,直面解决企业的需求,并让他研发的数字化智能系统更为成熟。其间,他拿下了很多重量级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省博士后基金、国家青年基金。
“我当下的研究内容是和博士后期间一脉相承的。博士后期间的努力,为如今的研究打好了基础。”
出站后,杭州为博士后提供的生活补贴和科研上的支持让万安平选择留在杭州,并于2019年入职浙大城市学院。4年来,万安平的成果很多:论文十几篇,获得专利5个。去年底他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了成果转化,被一家科技企业买下,成交额达到110万元。他的团队在广东参与的海上风电机组智能运维系统已经可以实现故障预测准确率达到95%,该项目将于明年3月验收。
如今,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程学院楼的410实验室里,新购置的一批电机、智能数据可视化平台等教学实验设备刚通过验收。看着这些新“家当”,万安平爱不释手,其中不少设备是国内最先进的,将支持他开展更多前沿领域的深层次研究。
“这些新买的智能数据可视化平台可以进行二次开发,我计划在软件领域编制一套系统。让这些教学设备可以成为新的产品。”万安平打了一个比方,“杭州和学校为我们提供了母鸡,并生下了蛋,我们要想办法孵化出更多小鸡。”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