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百炼刚 化为绕指柔

主火炬创意的背后,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浙商精神

2023-09-24

首席记者 张磊 文 记者 法鑫 摄

最高19米,点燃后火焰最高可达7米,重50余吨,10级风吹不灭,暴雨浇不熄……这就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主火炬核心装置“钱江潮涌”。

它由19根形态各异的火炬柱排列组合,形成“浪潮”造型,每一根立柱代表一届亚运会。

核心装置通过内部动力结构驱动,展现出两种状态:第一种是“浪”卷曲时,整体高度约9米,造型犹如中国传统祥云;第二种是“浪”展开后,整体高度约19米,造型犹如钱江潮涌,并成为最终的点火形态。

最终,当19米高的“钱江潮涌”主火炬正式点燃,机械艺术展示了力量与韧性,弯曲的线条则呈现柔美与舒展,象征着中国哲学中的刚柔并济。

化云为浪的效果感染世人,背后是浙江制造企业的智慧与实力。

本届亚运会主火炬核心装置的制造商是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曾服务冬奥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上合峰会、央视春晚。

大丰公司执行董事丰嘉隆告诉记者,“钱江潮涌”展现出的力量之韵与灵动柔美,打破了火炬装置固定不动的常规。它的灵感取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是浙江人的时代精神。“如果它不能动,那就无法完美诠释这一充满活力的名字。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它‘舞动’起来,还要‘舞动’得优美动人。”

怎么让机械柱“舞”起来?

总工程师严华锋介绍,首先在材料上下功夫,钢结构材料要从完整圆弧连续动作转变成直线很难,传统的一体化设计无法达到要求,设计团队通过机械骨骼系统和装饰系统分离两套系统,来解决这个难题。

“钱江潮涌” 的19根机械柱配有独立的驱动单元,在空间不相干涉的情况下,可独立进行卷曲伸展动作。每根柱子按长度进行足够多的均匀分节,实现卷曲和伸展功能的同时,尽量减小多边形的视觉效应,保证了连续运动的动态效果,在视觉上呈现完美且连贯优化的圆弧与直线的变化转换。

还要解决重量问题

以往的火炬塔大多立在地面上,“钱江潮涌”的19根火炬柱是立在观众席上的,载荷只有300千克/平方米。这就不能用常规的钢结构来打造了,最终大丰公司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将不同部位的载荷精准分析计算,然后采用机械结构逐级减小的方式进行设计,大大减轻了整体重量。

怎么会有浮光跃金的效果

总导演沙晓岚曾夸赞主火炬表面在奥体中心炫彩的光线下似江水波涛,有一种浮光跃金的效果。严华锋说,最初每根火炬柱的表面装饰为LED灯板、LED灯条、穿孔板相结合,在测试之后将穿孔板改为实体板,根据表面波纹的形状、深浅、大小不断调整优化,经历了十多次调整,最终才定为镜面波纹板材质。

如何做到数字人和真人火炬手同步点火?

看完开幕式,人们会很好奇,到底怎样来同步控制数字人和真人火炬手的点火瞬间呢?

“靠人工容易产生偏差,最终是按照最后一棒火炬手接棒后现场的背景音乐节奏来卡点,通过智能系统控制,实现整体同步的点火效果,误差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保障火炬点火瞬间的完美演绎,“钱江潮涌”的电机技术同样“内藏乾坤”。即使前端电机失效,备份电机也能保障系统继续运行,倘若备份电机也失效了,还有电动手摇扳手作为最后防线,多道保险足以应对可能突发的一切状况。

从2021年10月开始制造主火炬核心装置,用半年多时间完成了难度最高的单根火炬柱的制造,随后对燃料进行测试,最终在“大莲花”里用两周时间完成了搭建进行最终调试,在开始前,仍然在反复演练——

耗时近3年,最终“钱江潮涌”火炬核心装置呈现出了“动感”与“科技”两个特点,完美实现了“数实融合”的点火创意。

“看到火炬熊熊燃烧,我们非常骄傲,也为这场盛宴贡献了浙商力量而备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