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绘就乡村好“丰”景

2023-09-21

(上接第1版)

走进临平新宇村,麦田咖啡馆、河边茶室、果莲种植基地等丰富的乡村业态与千亩荷塘相映成趣。2019年,“海归小伙”洪智浩来到新宇村,租下荷塘,设立“奶奶工坊”,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

“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的“双向奔赴”,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愈加向往这片“诗和远方”,他们来到乡村创新创业,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90后”姑娘沈卫丽是一名嫁到余杭径山村的媳妇。2019年她辞掉城里的工作回到径山村,做起了家乡的茶生意。今年4月,她建在村口停车场的“咖啡遇见茶”开张,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小憩。“通过这种中西合璧的方式,让往来游客可以有一个休息的空间,同时这里也成了一个推广径山文化和径山茶文化的地方。”沈卫丽说。

“千万工程”20年,杭州坚持建设乡村与经营乡村“同向发力”,以乡村经营理念吸引新农人、新匠人、新头雁,建立村庄经营模式,培育强村公司504家、农创客5128人,创新建立多元投资、专业团队运营、利益联结紧密的村庄经营模式。挖掘用活乡村资产资源,盘活闲置农房3599宗,培育发展民宿、电商、直播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做强农业区域公共品牌。2022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83亿元,经营性收入137亿元,总量和村均收入均居全省第一。

民生为“墨”,绘就共富好“丰”景

“千万工程”实施的20年,也是不断回应百姓需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20年,为共同富裕的杭州实践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20年来,杭州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产业发展融合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市域同标,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覆盖全部乡村学校,农村饮用水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普惠可及、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成为乡村动人风景。

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抓物质文明也抓精神“富裕”。杭州由表及里、内外兼修,绘就更加靓丽的乡村模样。

塘栖村充分发挥文化礼堂作用,举办“千家宴”活动,营造邻里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建德市在各镇街推行“文艺村长”工作制度,将有意愿、有热情的文艺工作者分派到农村担任“文艺村长”,为村民开展文艺课堂和实践教学;余杭小古城村“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着办”、萧山区“五和众联”等一批基层治理经验逐步形成,广大村民共建共治助共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目前,杭州农村文化礼堂已实现500人以上村全覆盖,落地党建联建共富项目849个,打造“共富工坊”709家。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站在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杭州正努力推动“千万工程”实践再深化再提升,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杭州范例。一幅“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图景正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