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东大门外这个乡镇生产了四季青七成的女装

海宁许村打造千亿级时尚产业集群地

2023-07-13

五德国际园区 本报记者摄

记者 陈立平 张世新 实习生 杨天妤 通讯员 陆凛

“集聚于许村的900余家服装企业、3000余家服装个体户,生产了杭州四季青市场70%份额、杭州电商平台40%份额的女装。”这是在日前举行的海宁市许村镇服装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许村镇党委书记朱利江介绍的一组数据。

地处杭州东大门外的许村镇,因“一块布”而兴,一直是杭州人买窗帘等家纺产品的好去处。近年来,通过承接杭州服装产业转移,这一布艺名镇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蝶变,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内发展起了一个具有辨识度的服装产业集群,形成了纺织面料与服装服饰和谐共生的时尚产业新格局。

产业集聚 电梯上下楼就是产业上下游

许村与杭州四季青的关系有多紧密?上个月,杭州四季青市场举办首届时尚新品面料发布秀,参加的除了杭州本地的服装市场和品牌公司,还特别邀请了许村的各大服装工厂客户。

近年来,随着杭州本地服装工厂转移,距离四季青不到半小时车程的许村成了不少服装企业的首选,“门店在四季青,工厂在许村”的情况比比皆是。朱利江介绍,截至目前,已有8000余家服装企业、近20万从业人员扎根许村。

这样的产业基础,让许村有了打造千亿级时尚产业集群地的底气,许村镇服装行业协会也应运而生。作为许村镇服装行业协会的会长,余荣恕的“五德国际”或许是对许村“时尚产业集群地”一词的最好诠释。走进这个与杭州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的园区,门口是一排成衣店面,大楼的玻璃幕墙背后坐着服装产业的一线工人。在五德国际园区,设计师、面料厂商、带货主播、门店销售在同一幢楼里上班。电梯上下楼就是产业上下游,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这种产业布局模式,极大地降低了上下游对接沟通的成本。园区每季度举办的内部订货会,更是将资源一体化利用做到了极致,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生意。据不完全统计,园区不少企业有60%至70%的货物可在订货会上内部消化。

如今,随着许村镇服装行业协会的成立,五德国际的“朋友圈”也在进一步扩大。“我将和会员们积极发挥好自身的资源优势,为许村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集群先进区’和早日实现世界级‘中国时尚产业中心’目标而奋斗。”余荣恕表示。

创新引领 一件真丝礼服浓缩了西湖十景

打造千亿级时尚产业集群地,不仅需要实现产业集群,同样离不开“时尚”这一关键词。

怎样从做布料升级为做“时尚”?关键的一环在于研发设计,而这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在位于许村镇的海宁家纺时尚面料创新中心,记者看到西湖十景被集中呈现在了一件美丽的真丝礼服上。该中心设计总监贺荣介绍,这是他们参与设计研发的杭州亚运会颁奖礼仪小姐制服,“前后历经三年,不下八次的试样,我们充分运用了‘虹韵紫’‘月桂黄’‘湖山绿’等亚运色彩,并用一根‘云水线’将西湖十景串联起来。在制作上,将整块全真丝面料用四万针的大龙头织机一气呵成,充分保证整体性。”

这件绚丽的亚运礼服,是许村布艺近年来积极向时尚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在海宁家纺时尚面料创新中心,真丝、织锦这些传统高端面料,被做成了笔记本、香囊、挂画等价格亲民的工艺品和伴手礼,深受年轻人喜爱。“比如今年电视剧《狂飙》热播带火了《孙子兵法》,我们就研发了这款用真丝书页做的《孙子兵法》。”贺荣说。

海宁家纺时尚面料创新中心成立三年来,在花型设计、面料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设计的服装饰品成功入选北京冬奥会、东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贺荣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研发可机洗的真丝面料,“现有的可机洗真丝面料主要通过涂层实现,我们打算从面料的源头上解决这一难题,更好地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截至目前,许村已集聚了1000余名设计师。连续二十年举办的“海宁家纺杯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已成为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公认的权威赛事。许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镇将加速家纺产业时尚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体现新时代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纺织大工匠、工艺美术大师、行业设计人才,进一步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实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