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文化

2023-06-27

王璟 制图

司马一民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目前已经有西湖文化景观、良渚古城遗址、大运河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更加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更加自觉地担当起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文化的使命。

中华文化对杭州的眷顾

中华文化的发展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这条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杭州是一座见证了中华文化熠熠生辉高光时段的城市。回望历史,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华文化对杭州格外眷顾,那些文化发展中极为重要的节点都在杭州留下了印迹——

西湖文化。“西湖”之名始于唐代,是山水与人文交融的独特的文化景观。1000多年以来,西湖的湖光山色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吟咏兴叹、泼墨挥毫。景区内遍布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其间点缀着奇花异木、岸堤岛屿。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跨湖桥文化。8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在萧山跨湖桥一带安家,至今那条独木舟仍然停留在湘湖畔。面对考古发掘出现的大量文物,让我们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也让我们领略了时隔8000年的文明。

良渚文化。1936年发现的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的良渚文化遗址,核心部位良渚古城,“反山、莫角山、汇观山、11条水坝”都在余杭瓶窑境内。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大运河文化。从春秋时代吴国开凿的邗沟起,到隋代完成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杭州位于大运河最南端,不仅承接了南来北往的漕运,而且功能辐射周边一大批城市。大运河促进了各种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接触、融会、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宋韵文化。“两宋”是中国古代很重要的时期。尤其是南宋定行都杭州以后,两浙地区的社会整体发展提升到了全国的最高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造就了各领域的人才精英群体。杭州是南宋核心区域,是宋韵文化盛极之时的集大成之地,是两宋文化遗存的集聚之地,宋韵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崇敬和感恩之心保护文化遗存

对于中华文化,杭州一直有崇敬之心;对于中华文化的眷顾,杭州人一直怀有感恩之心;对于中华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杭州一直干在实处。尤其是近年来,花大力气、下大工夫,杭州不遗余力地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湘湖综合保护工程、大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良渚古城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等,对中华文化在杭州的历史遗存进行了全方位的有效保护。

2002年,开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从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文脉延续、景观修复、水质治理、建筑整治等方面,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整治。经过十年的努力,“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格局得以保护,“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使西湖成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景观和美的典范。

2003年,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工程启动,总体以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度假定位,历时13年,恢复水域面积6.1平方千米。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工程,坚持文化引领,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统一,将湘湖作为一个保持整个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系统工程来实施。

2003年,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拉开了帷幕。从坚持截污、清淤、驳坳、配水、绿化、保护、造景、管理“八位一体”齐头并进、整体推进,不断强化运河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商贸、居住“六大功能”,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点、运河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文化河。

良渚古城遗址坚持按照国际标准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保护管理体系,开创了良渚古城遗址“大保护”“全联动”全新格局。通过综合治理、有机更新,改善遗址区的环境面貌,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产业引导同步,引进轻型农业、观光农业、大地景观等新型产业,通过倡导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产业发展与遗产景观交相辉映。

2010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0—2014)》,先后完成了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建设、吴山景区综合整治、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玉皇山南综合整治、凤凰山路综合整治、南宋官窑博物馆扩建、净慈寺扩建、白塔景区建设等工程,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11月18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成为杭州全面展示南宋历史文化和大遗址的重要窗口。

进一步承担起保护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重任

虽然我们在历史进程中只是短暂片刻,但是我们有责任接续,在新时代进一步承担起保护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重任。

首先,要进一步做好中华文化普及。文化普及是做好保护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基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特别是了解中华文化在杭州的历史,才会有保护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自觉性。要用老百姓看得懂的文笔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讲好中华文化故事,把普及中华文化的工作做细做实。其次,要进一步做好对中华文化的综合保护。历史遗存不可再生,要依法严格对历史遗存的保护,决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损坏历史遗存。第三,要进一步规范对历史遗存的合理利用。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我们既要对文物实施有效的保护,同时要让文物成为人们了解历史、认识文化价值的载体,切实做到两者兼顾。第四,要进一步做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文化的产生原本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通过文化传承使一些传统技艺后继有人、传统产品原汁原味流传。同时开拓思路,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给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便利,可以借助于科技推陈出新,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带给人新的享受。

(作者系杭州市政协智库专家、杭州市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杭州宋韵文化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