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新知 态度

——深入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调查研究工作

2023-06-13

章琪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这不仅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担负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重任提供了遵循。

坚持问题导向,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相贯通的角度深入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科学研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坚持问题导向要带着目标和立意。“带着问题去调研”,就是要在调查中将文本中的理论和政策还原为现实中生动的经验和实践,让“矛盾”具体化。哲学社会工作者只有迈开腿、弯下身,走出自我循环的象牙塔,走到背街小巷、田间地头、车间社区,才能发现具体的、且在经验上可理解的问题。因此,备足功课,带着真情,沾上“土腥气”,“面对面”让群众直接提意见,“背靠背”让群众敢建言——这既是打开调查研究之门的正确态度,也是构筑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逻辑起点应有的自信与自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调查研究的首要遵循,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理。要防止在调研过程中因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路径依赖”等,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表现为:或是缺乏对既有的理论假设的反思,直接用现成的理论概念代替具体问题内部的逻辑分析,反而“矮化”了案例或经验本身的创新实质,用“一般”掩盖了“特殊”;或是缺乏全局性和整体性视角,用看似宏大的叙事方式,掩盖了问题本身的地方性特质,没有从“特殊”上升为“一般”。比如,如何带着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一系列论述的理解,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各个领域的深入调研分析,进一步建构并深化有杭州特色的城市文化理论?又比如,在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过程中,如何加强城市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治理实践与城市文化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

用好事实和数据,是调查研究的制胜法宝,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

对于调查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要进行分析和综合,这是把碎片的知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结构化的过程,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我们党长期使用的解剖麻雀、蹲点调研、开调查会等传统调研方式,在新时代依然是管用的,依然应该坚持。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作为杭州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要紧跟数字时代步伐,进一步树立数据思维,用好新一代数字技术,开创引领全样本研究方法。要利用好这些年来杭州在特色产业发展、数字治理实践中积累的红利,自觉转变研究思路,激活、挖掘数据价值。不但要用传统的社科研究方法来认识“分子”、解剖“麻雀”,更要学会运用基于大数据和全样本研究的方法理解“分母”、观察“大象”,从而为建构独立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坚持结果导向,是调查研究的最终检验,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任务。

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一直以来都是调研工作的“后半篇文章”。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对的灵魂拷问——“世界怎么了,该向哪里去”,也正是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终极目标。调查研究中所指的解决问题,是指对问题要有回应,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要分清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等关系,避免问题本身和解释层次之间的错配。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过程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发展成就和经验认识的学理化、体系化过程,同时也是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解释与回答。在此过程中,我们当然需要关注价值观塑造和思想引领等的宏观层面问题,但同样需要关注的是中观层面即知识的创造、生产和传播问题。包括如何解决好横亘在学理性和通约性中的难题,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转化为群众能接受和能理解的语言或表述,从而真正将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让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总之,哲学社会工作者要胸怀“国之大者”,要“致广大而尽精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为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杭州市社科联(院)党组成员、副主席、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