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开元商贸职校云上贸易直播。

电子职校学生参加专业考试。

文汇学校举办“5·12国际护士节”活动。

人民职校举办学前技能节。

初中就选定了未来发展方向 因为热爱他们“如鱼得水”

随着时代发展,“发现自我”这个词被提及的越来越多。很多有主见的孩子早早就规划起了自己的未来。

早在初中时,黎杭阳就决定好以后要走“技术流”,开始为未来打算。在填报志愿时,他敏锐地感觉到,电子商务是未来的大热门,随之选择了西湖职业高级中学的相关专业。

“我们学校每个专业都开设了大量的实践操作课程,相当于提前实战模拟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这对于专业经验提升是很有帮助的。专业提升后,我还参加了学校里引进的各类电商外包项目,在实践中不断磨练电子商务技能。”

通过勤奋努力,黎杭阳从西湖职高考入了大学。凭借在中职学习时的经验,大二时他就已经成为一家新媒体平面设计及运营公司的老板,年收入达百万元,“提早学习专业技能,让我在上大学时就经验很丰富了,接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更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像黎杭阳一样,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自我意识觉醒,发现自己长处,为自己的未来做主。

“我们曾经有一位学生,在初中阶段比较叛逆,抵触学习,他主动选择了职校。进入学校后,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个人爱好和兴趣的激发下,以前记不住、难理解的机械结构、电路原理等知识都被他轻松掌握,成为了学校最拔尖的学生。现在他通过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奖已被保送大学,今年刚被杭州一所职院学校招聘为汽修专业教师。” 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金涛老师说,如今很多学生开始主动选择,与其说是普高还是职校是道选择题,对他们来说,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从普通高中转学到职校 换一条“赛道”发现“新大陆”

直到今天,汪月寒还清楚地记得,2018年立夏为自己人生做的那次重大选择。当年中考,她以490分被普高录取,但她却最终选择转学来到杭州美术职业学校。这在旁人看来有点“任性”,但对她来说却是坚持。

“刚读初中时,我就有这种想法了。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梦想以后能从事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业。在初中的文化课学习中发现理科是我的弱项,如果进入美职,就不用再学物理、化学、生物,可以沿着我擅长的方向而努力。”汪月寒说,和父母沟通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他们从小对我的教育很民主,觉得快乐学习是最重要的,让我自己想清楚就好。”

进入美职后,汪月寒的优势非常明显,文化课一直保持年级前列,专业课进步也非常大,全面开花:在竞赛和社团中时常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担任校广播站的主播,受到全校师生的喜爱;参加杭州市中职英语风采大赛,荣获一等奖;她还因各科成绩优异被评为2019年度杭州市三好学生。读高二时,汪月寒在校外写生时的作品引起了一位国际友人的兴趣,邀请她为自己即将出版的书籍做插画。

自信、优异、努力,三年的付出终有回报,汪月寒最终拿到了四川美院的本科录取通知书。

像汪月寒这样从普高转学职校的学生,不是个例。如今,不少学生在发现普高不适合自己后,迅速转换“赛道”,重新选择方向。

“一开始我选择民办普高是因为对职校还不了解,但进入普高后发现课程压力实在太大,我很努力在学了,不仅成绩不理想,也没办法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动了转学的念头。”同样从普高转到职校的杨淑琪告诉记者,普高的学习让她很没有自信,每次最害怕的就是考试。“到了职校后,我明显感觉有更多时间去规划未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也找回了自信。”通过努力,杨淑琪最终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杭州市建设职校招生办主任王培翔认为,如果孩子在普高学习中,文化课实在跟不上,而且有自己的兴趣偏好,完全可以到适合的中职学校看看,为未来发展提早打下技能基础。

如何做好这道“选择题”? 遵从扬长法则、等待法则、自主法则

无论普高还是职校,任何教育最终都是面向走向社会,所以家长、孩子大可不必被 “选项”局限,而是要跳出框架,眼光放长远了,认识就不一样了。

有20余年初三班主任经验的行知中学老师吴伯渠发现,自己带过的学生中,很多就读职校的孩子发展都很好,人也变得更阳光、更有自信了。这些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提早做了职业规划。

“一般会纠结普高还是职校的,都是文化课成绩中等偏下的。但这些学生也分为很多类,有的文化课并不是学不好,而是不喜欢、不认真,其实是有潜力的,我们就会建议他读普高;有些学生文化课学习很吃力,但有一技之长,比如体育、手工、美术等方面特别突出,我们会建议他们考虑职校。”吴老师说。之前,他有个学生成绩可以读普高,但他很擅长烹饪,也很有主见,中考果断选择了有西餐专业的职校,现在发展得很顺,“这是他选对了适合自己的路,遵循了‘扬长法则’。”

见过无数充满困惑的家长,西湖职校的应旭萍老师认为,“等待法则”也同样重要。“我们必须要承认,每个孩子的成长总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心智发育得慢一些,成熟懂事得迟一些。家长要做的是放好心态,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下定论,而是要为他们寻找一个适合的受教育的环境,静待花开。让学生在‘做中学’,那么他们更易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成就。”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家长的焦虑往往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一次选择在他们看来都至关重要,这样也会导致亲子关系不断僵化。青少年素质教育指导师梁奇建议,在孩子成长时,家长还应遵守“自主法则”。

“家长和孩子一起决定中考志愿,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家长最应该做的是‘退一步’,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做顾问型角色,为孩子提供科学详尽的选择信息,适当地给予建议,但最终决策权还是给孩子。” 梁奇发现,现在亲子关系僵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长的过多干涉,“中考这个路口,说不定就是改善亲子关系的很好契机。”

梁奇认为,要保持孩子的内驱力,就要锻炼孩子的自主感、责任感和价值感,报考选择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家长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孩子的未来,而不是局限于一次中考的选择。我们更应该去保护孩子的幸福感和求上进的欲望,可能以后回过头会发现,中职和普高并不代表什么,做好职业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提早锻炼专业职业素养,这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