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建设职校举办百米长卷创作活动。

人民职校学生代表朗诵红色经典。

西湖职高茶奥会团队金奖作品《宋韵》。

电子职校师生在国旗下诵读。

因为钻研废寝忘食是常态 竞争激烈谁都不想“掉队”

职业学校的学习,似乎看起来比普通高中略轻松。但由于专业设置的关系,除了文化课学业压力外,学生更多的竞争压力来自课余。采访中,不少学生、家长表示,想在职校出类拔萃、学有所成并不轻松,“学校抓得紧,孩子连课余都很忙,要参加各种比赛和实践活动”。

从人民职校毕业后,崔中运进入浙江省商务厅工作。谈到自己在人民职校的学习经历,她觉得竞争很激烈。高三那年竞选毕业会展总策划时,崔中运和另外一位同学从全班40位同学中脱颖而出。“谁都想得到这个机会,因为自己平时经常担任各种大型活动的主持,表达、沟通能力强,每个学期的专业课成绩也不错,所以最终入选了。”崔中运说,“语、数、英课程以及专业课,在平时以及期末都有考试,有的同学英语不好就去外面强化学习,课后大家还以小组形式讨论。我美术不是很好,平常就多向老师要几张画来临摹和巩固,有的同学还去校外上美术类培训班。”

虽然不像普通高中那么“卷”,但努力的同学很多,平时也是“你追我赶”,谁都不想掉队。每年的优秀学生奖学金,是美术职校学生竞争最激烈的项目,一等奖只有专业前1.5%的学生可以拿到,二等奖也只有3.5%的比例,学校还增设了最佳进取奖,但每个专业只有1个名额,要拿到非常难。“除了拿奖学金,还要拿技能大赛的相关奖项,因为含金量高也成了学生们竞争的目标。”俞松涛说。

前段时间美术职校传来喜讯,学生夺得了2022全国院校室内设计技能大赛总决赛金牌,一时间师生们都沸腾了。从冲进省赛到备战国赛,师生们整整准备和奋斗了六个月,期间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国赛前,俞松涛去看望学生时发现,有两个学生刚刚完成通宵练习,趁着空隙在工作室补觉。每年浙江省美术联考前夕有专业集训,在长达一个月甚至一个半月的集训时间里,学生们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上课,一直到晚上10点,压力非常大。也正因为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学校的成绩单非常亮眼。

记者了解到,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学生一般一个星期上三个半天的专业课,其余时间都用于文化课和选修课。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以集中学习文化和专业为主,到了高三会分流成两批:一批去实习,一批参加升学考试。随着目前升学率不断提高,很多学校的学生到了高三基本都选择参加升学考试。在升学目标之下,学生们丝毫不能懈怠。

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分为基础课(即必修课)、专业课、选修课,每部分约占三分之一,有的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比例达到近1∶1。如文汇学校,围绕医护专业集群开设了8门文化课程,及医护类基础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同时增设了文学、艺术、专业拓展等选修课程,专业课和文化课总量保持近1∶1。建设职校的学校课程体系包括高中2.5年学习和0.5年的顶岗实习,由素质教学课、专业教学课和拓展教学课三部分组成。

沉淀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职校收获影响未来人生的“法宝”

人们常评价职业教育“重专业技能、弱文化育人”,这其实是个不小的误解。

在帮助学生打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杭州不少学校在综合育人方面继承传统、紧跟时代、推陈出新。在职校的三年时间里,学校努力把良好的学风、工匠精神等刻进学生的基因中,这些素养也一直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求学过程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如建设职校打造“鲁班文化”育人品牌,西湖职高在烹饪专业基础上凝练茶文化品牌建设,中策职校的“鸿雁文化”以“志存高远、乘势而上、团队协作、成就他人”为内涵。这些特色品牌育人文化,与专业课、特色拓展课融合,让校园文化标识度越来越强,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金卫东校长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些优秀毕业生,有的已经毕业很多年。“我看着他们成长,他们到现在还跟我有联系。很多学生说,学校给予他们最多的就是积极向上的力量。”可能这些学生在其他人眼中,甚至在父母眼里都会被忽视,但到了人民职校,他们却被“看见”,这种“被看见”的力量一直支撑他们勇敢坚毅地走下去。

人民职校毕业生朱诗晨,最近正在准备专升本考试。她曾获得省政府奖学金,还获评浙师大一等奖学金、浙师大优秀学生干部和“五好学生”等荣誉。朱诗晨说,在人民职校的三年里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树立目标,并且不怕困难努力地去做。刚入学时,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她很担心钢琴、声乐等专业课过不了关。专业课老师对她说:不用担心,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为了鼓励我们,学校还举办了钢琴演奏会。”高一高二,朱诗晨的理科成绩一直不理想,这时也是老师的一句话鼓励了她:如果你连自己都放弃了,任何人帮你都没有用。这些鼓励,让她收获了抗挫能力和坚持力,也一直伴随着她走到了现在。

履新中策职校校长不久的杨琼飞在跟学生聊天时发现,中策的学生很淳朴也很自信,做事踏实勤奋,“这种自信、阳光、勤奋,是学校不可多得的价值引领,也是中策带给学生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感。”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养成,渗透在学校的每个活动中。这几天学校刚刚举办了一场叠被子比赛,许多学生在这样的小活动中获得了展示和成长的机会,为培养专业技能和匠心打下了基础。

每年杭州工匠日当天,西湖职高都会组织学生开展宣誓仪式,学校把工匠精神培养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在王牌专业烹饪专业教学中,学校邀请烹饪大师给高一学生开展始业教育,定期邀请大师进校为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在学生心中种下技能立身、技能报国的种子。在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学习中,学校非常注重传统技艺传承,邀请国家级茶文化传承人樊生华、九曲红梅红茶炒制非遗传承人冯赞玉等在校内设立非遗大师工作室,为学生讲学授课,茶忙季节带着学生手把手采茶炒茶。学校副校长丁玲丽说:“我们理解的工匠精神中,吃苦耐劳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这些技艺需要日复一日去习得,而且需要学生沉下心来慢慢地琢磨。”

在这样的氛围中,优秀学生不断涌现。西湖职高烹饪专业学生唐健就是其中之一。进入职校后他积极参加各类社团,好强又努力的他加入了校中烹技能提升社团,勤练刀工、颠锅、雕刻等技能,还在课后找机会“补习”。凭借扎实的技能,唐健从选拔中脱颖而出,加入杭州市技能比赛校队,在大师和大厨的指点下夺得了全市比赛第一名。他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反复操练,枯燥又单调,但我知道这就是工匠精神。”

在电子信息职校,“匠心传承”成为校园文化。自参加国赛以来,学生们共取得了16金25银13铜,培养了金牌教练17位、全国技术能手1位、浙江省技术能手7位、杭州工匠1位、杭州市C类人才3位、杭州市131人才2位、正高级讲师2位、浙江省特级教师2位。学校2012级学生倪浩,在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瞄准了努力方向后脱颖而出,毕业后考入浙江师范大学,在杭州一所中职学校担任专业教师,仅仅工作一年多就拿到全国一类大赛人工智能赛项一等奖,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和“杭州市C类人才”。一路走来,工匠精神一直激励着倪浩成长,现在他正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