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护林、茂林

祖孙三代,大山深处坚守六十年

2023-03-28

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与坚守。

雷根法的造林日记。

丈量自己种下的树木“长势”,成为雷根法每年例行的“公务”。

雷根法当年亲手育苗栽种的梅花如今已怒放林区。

记者 潘亮 管光前

临安微融圈 宣晓云

斯人有山林气,其字有金石声。

打开雷根法积累30多年的造林日记,字字工整、坚毅、执着。

3月13日,惊蛰,雷鸣。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树新英,山花烂漫。

昌化镇白牛村通往昌化林场干坑林区的山路崎岖弯折。行至海拔900多米,车子到了干坑林区管理站,窗外已是“一览众山小”。

车上走下91岁的雷根法与他的儿子雷福民和孙女雷倩,他们手持锄头、铁锹,在管理站房外的山坡上种下了三棵冬青树。山风吹来,冬青树迎风挺立。

手扶着锄头远眺群山,雷根法感慨万千,脚下这片曾经茅草遍地的荒山秃岭,如今树木参天、碧波万顷。年轻时背着铺盖与干粮顶着朔风烈日在干坑植树造林的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仿佛就在昨天。

作为干坑林区的第一代造林人,这里的每一棵树,都储存着雷根法的青春往事,记录着雷根法与他的“看山”同事们38年坚守大山之巅植树造林、艰辛创业的故事。

令雷根法欣慰的是,自己倾尽一生造绿、爱绿、护绿的基因在儿子和孙女身上得到了沿袭和传承。

儿子雷福民在上世纪80年代“接棒”,继续扎根昌化林场造林护绿。在爷爷和父亲的熏陶下,孙女雷倩从北京林业大学和中科院毕业后,也来到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用现代科研监测手段在人迹罕至处守护着花开花落。

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接力,如今的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梅花鹿成群,黑麂、安吉小鲵、白颈长尾雉等保护动物繁衍生息,华东黄杉、夏蜡梅、香果树等珍稀植物繁茂生长,这里已成了北纬30度的“绿色宝库”!

造 林

阳光透过枝丫照进铺满杉叶的林地上,一脚踩下柔软松弛。种完冬青树,雷根法祖孙三人来到一片杉树林。眼前这棵柳杉挺拔苍翠,目测有30多米高,雷福民拿起皮尺和父亲两人一左一右,环抱着树干进行测量,“直径有70厘米。”听到父亲报的测量数据,雷倩在本子上认真地记录着。

春天上山植树,然后给自己当年种下的树木测量一下“长势”,这是雷根法自退休以来,每年例行的“公务”。记者问雷根法,这棵柳杉是哪一年种的?雷根法从口袋里拿出泛黄的日记本仔细翻阅,“喏,这是1973年3月种的!你看这是我当年写的造林日记,我每年都要记一本的。”

雷根法抬头仰望遮天蔽日的树冠,用手来回摩挲着树干,眼中饱含深情。“这块山坡地下水充沛,适合种柳杉。”说话间,不远处隐约传来潺潺溪水声。溪流在山石间激荡,把雷根法的思绪拽回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5年,23岁的雷根法从衢州林校毕业,先后在天目山林场和昌化林场工作,当时林场的主要任务是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生产木材支援国家建设。

那时候,干坑这个地方还是片长满茅草的荒山秃岭,只有稀稀拉拉的零星树木。就是这片荒山,后来被昌化林场“相中”,决定派人到这里植树造林,打造林区。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由雷根法与昌化林场同事、林校毕业生、复员兵和知青组成的造林队伍,在白牛昌化林场组队集结,开赴干坑植树造林。从龙岗到干坑,大约25公里路,每个人背着铺盖,外加十天吃的米,还有锅碗油盐,每人40斤的负重,向山上进发。

那时候,到干坑只有陡峭的步行山路,九曲十八弯,走走要大半天时间。爬了四个多小时的山路,到了腰铺村,大家实在走不动了,一些人累得将被子往路边一铺倒头就睡了。

当时,这支11人的大部队只能借宿在牛棚。

那时候,没有树苗种子可买,造林用的幼苗全靠林场职工到山里人工采集野生的种子育苗。整个秋天,雷根法与同事们带着干粮满山跑,采集野生种子。冬天开荒、整地、挖坑,为春天造林做准备。

条件虽然艰苦,但大伙干劲十足! “一想到这片荒山能在我们的手中变成林区,整个人都充满了干劲,每天总有使不完的劲!”20多年时间里,雷根法与同事,饮山泉,啃干粮,以山为“席”,以天为“被”,累计种树240余万株,硬把万余亩的荒山变成了林海。

1986年,雷根法被评为全国绿化劳模。这是对雷根法终其一生情系大山、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美的最好褒奖。1993年,雷根法光荣退休。

护 林

退休时,想必雷根法是欣慰的。因为自己30多年坚守大山、造林爱林的事业和热情,通过儿子雷福民完成了“接棒”,得到了传承。

1984年12月,雷福民通过招工正式入职昌化林场,成为“林二代”。转眼间,雷福民也已经将30多年的青葱岁月留在了林场。

等到雷福民到林场工作时,林场的工作职责,已经由植造用材林,逐步向保护生态、美化环境转变。“我在山上的这些年,枫香树、木禾、马褂木、槭树等常绿混交阔叶林被大量种植,目的是为了丰富林区的林相,打造植物多样性的生态体系。”

“一株树苗要成材需要精心管理近二十年,前期四到五年的抚育尤为重要,就像照顾未成年的小孩!”

1998年,清凉峰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昌化林场的龙塘山林区、干坑林区被划进保护区范围内,肩负新使命的雷福民和同事们及时调整了工作职责和管理模式,推动生态保护和森林经营“双轮驱动”“一岗双责”。

20多年时间里,雷福民和队友们每个工作日都会背上行囊,带上干粮,穿梭于密林之间,翻山越岭,开展森林防火巡视,协助森林派出所抓捕偷猎者,收缴夹子、钢丝绳等作案工具,与非法盗猎采伐做斗争。现在每个哨卡都有工作人员值守,林区内各个卡口安装了监控、红外相机等设备,在严格的管理保护下,保护区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现过盗猎采伐的事情。

雷福民介绍,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提高,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逐年提升,“华南梅花鹿由最初80多头增加到300余头,目前,已野外放归50余头。”

2001年,雷福民带领的昌化林场(雷福民时为昌化林场场长)收到了国际FSC森林管理认证书,这也是国内FSC零的突破(FSC由独立的第三方森林认证机构按照国际公认的森林经营原则和标准,对一个单位的森林经营绩效进行审核,以证明其达到可持续经营的要求)。昌化林场以生态保护为大前提的可持续森林经营不仅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也助力林场两次赢得浙江省科技兴林奖,培养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茂 林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聚木成林”的奉献精神,更需要科学方法的有力推动。

三年前,雷福民的女儿雷倩从中科院硕士毕业。也许是体内流淌着前辈的血液,雷倩自带的“山林气”隔绝了世俗的就业观,她欣然报考加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助力保护区开展生态保护建设。

穿上户外登山服,戴着草帽,背着科研装备,雷倩坦言,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往山里钻,更换红外相机的监测点位,在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管和保护……几年下来,细嫩白净的皮肤变成了小麦肤色,雷倩觉得“这样挺好!”

尽管从名校毕业,但雷倩依然认为自己的野外工作经验还不够,经常跟着经验丰富的前辈去野外调查,采集数据。“听章叔岩、张宏伟、郭瑞这些前辈同事讲故事,参与野外工作,不仅有趣,还能让我积累不少经验。”

与父辈们相比,新一代“林业人”更专注于用科技的力量为生态保护赋能。雷倩说,这些年,保护区通过实施专职管理、人工繁育等措施,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育工作,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繁衍。不久前,她们还组织参与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夏蜡梅的野外回归活动,100余株健壮的夏蜡梅迁回顺溪坞野外原生地。接下来,她将和同事们持续监测野放夏蜡梅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繁育情况,以科技力量助力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建设。

管理局的同事感慨,雷倩的加盟,给保护区的“四化”(科研信息化、管理数字化、目标白板化、工作无性化)建设吹来一阵清风。

11252公顷的保护区,3万多亩的昌化林场,三代人的光阴,凝聚成造林、护林、茂林的执念和情怀。“下一步,保护区打算在爷爷曾经驻扎过的干坑管理房旧址打造种质资源基地,为生物物种搭建‘诺亚方舟’。”雷倩说。

林海茫茫,呦呦鹿鸣。大山深处的坚守,仍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