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包”的风险需警惕

2023-03-28

本报评论员 王俊勇

近日,多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人去楼空,引发广泛关注。有媒体调查发现,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普遍销售价格高昂的“大课包”,给消费者带来不少潜在风险。

所谓“大课包”,指的是培训机构将多节课程捆绑在一起,要求家长一次性支付这些课程的费用。由于课时较长,家长需要一次性支付的费用也较高。很明显,培训机构推出高额的预付费课程,在于快速回笼资金,减轻自身的流动性压力。但是这样一来,所有的风险都集中到了家长身上。如果培训机构卷款跑路,家长及学生将面临“钱”“课”两空的局面。

事实上,对于类似“大课包”这样的收费方式,有关部门早就明令禁止。就在前段时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专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强调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但从实际情况看,众多培训机构依然收取动辄上万元的“大课包”费用,完全无视有关部门的禁令。

面对需要一次性预付的高额培训费,家长们很难说“不”。一方面,培训机构往往宣称,购买高价“大课包”后,算下来单次课时的费用低,较为划算。另一方面,培训机构时常以“考级证书”来引诱家长购买“大课包”。

培训机构公然违反有关部门的规定,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又让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如果说这是一场博弈,家长很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解决这一问题,不能让家长单打独斗。教育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建立协同监管巡查机制,进行常态化执法检查,同时畅通举报受理渠道,对家长的举报及时响应,从严查处违规一次性收取高额培训费的行为。此外,有些培训机构的收费主体混乱,收取的培训费进入了关联企业的账户。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反有关金融监管规定。在必要时,可以强制要求培训机构使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进行收费,确保家长支付的培训费受到专项监管,避免培训机构卷款跑路。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一次性收取高额费用,这是权利和义务的严重不对等,也留下了较大隐患。针对现实中还存在的各种乱象,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发展工作还需要做实做细,通过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维护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市场秩序,帮助消费者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