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立平)昨天,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介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有关情况。据介绍,该规划已于近日获批,是首部经国务院批准的跨省域法定国土空间规划。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两区一县”全域,约2413平方公里。
在目标任务上,《规划》提出了“五共”的发展目标,即示范区要建设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江南韵和小镇味共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的地区,并构建了由25项核心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在耕地保护上,《规划》明确,到2035年,示范区耕地保护目标为76.6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66.5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3.32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647.6平方公里;落实建设用地“负增长”总体要求,到2035年,示范区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803.6平方公里以内,国土空间开发强度33.3%,规划建设用地实现减量15.7平方公里。
在生态环境上,《规划》提出,到2035年,示范区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66%,河湖水面率由20.3%提升至20.61%;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国控断面优Ⅲ类比例100%,太浦河水质达到Ⅱ-Ⅲ类;落实“双碳”战略,到203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0.22吨标准煤以下。
在互联互通上,《规划》提出,要构建由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构成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强化示范区与虹桥枢纽的轨道连接,建设“轨道上的示范区”,力争实现水乡客厅至虹桥枢纽30分钟可达,至浦东机场90分钟可达;建设风景道、蓝道、绿道等特色交通系统,到2035年,风景道长度不低于300公里,骨干绿道长度不低于700公里,蓝道长度不低于200公里,绿色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80%。
在公共服务上,《规划》提出,要促进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共建共享;到2035年,争取在示范区布局6处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布局3处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同时,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高水平打造国际运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