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蓉数字农场的大棚草莓。
记者 陶元 黄蓉萍 桐庐微融圈 姚旸翾
昨天,记者走进桐庐县桐君街道的梅蓉数字农场,只见一排排新鲜的草莓悬挂在空中,香气馥郁,诱人垂涎。
“这种全程智能精准化种植的草莓易于管理,表面光洁无污染,产量也要比普通草莓高。”当天,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园艺站站长钟林炳正在梅蓉数字农场进行技术指导,一边不时调整好草莓种植槽的升降高度一边说道。
据悉,梅蓉数字农场项目于去年11月完成,包括总面积16亩的5个数字大棚,目前首个数字大棚已投入使用,种植有粉玉、越秀、红颜等11个品种18000多株草莓。接下来其他大棚马上要着手准备种植圣女果、西瓜、甜瓜等。
“梅蓉数字农场采用智慧农业一体化监控系统,只需在手机上点一点,便可随时随地查看草莓长势,远程智能操控环境和水肥的管理。”钟林炳介绍,具体来说,环境操控就好比我们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通过数字大棚内各类灵敏的传感器,可实时获取其中的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数据,及操控水肥等管理,实现无人化值守。
生产过程“更智慧”还体现在,如遇到天气降温,数字农场会通过自动启动加热设备升高棚内温度,最快时间内给草莓做好抗寒保暖。除生产数字化之外,“我们对草莓采取基质栽培,用泥炭、椰糠等原料按比例混合成优质基质,给草莓提供最佳生长条件的同时,也让草莓的品质和口感都得到提升。”钟林炳补充道。
而在钟山乡陇西村的蓝莓智创园,同样借助于一个聪明的“大脑”,让蓝莓避免恶劣自然天气及病虫害影响的同时,也让产果时间大大缩短,亩产量比一般种植提高60%左右,收益则提高3倍-5倍。
其实,基于物联网技术而搭建的蓝莓智创园、梅蓉数字农场的复制并不难,但难的地方在于“数据模型”的搭建。“远程调控棚内温湿度、光照等参数只是技术上的问题,而参数的把控,比方说多少度才是适合草莓生长的温度,多少光照才能让草莓觉得适宜,这些就是‘数据模型’。”钟林炳说,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的建模分析,就能得到草莓生长过程的一个模型。但这一操作过程困难较大,需要结合科研院校的技术来源,对植物每个阶段的形状、高度、叶绿素等进行检测,做到每个环节量化控制。
近年来,桐庐乘“云”起势深耕“三农”数字沃土。去年以来,桐庐县乡村数字化改革荣获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省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县”等荣誉,及桐庐数字乡村典型案例亮相全国数字乡村现场会。值得期待的是,作为桐庐数字农业领域的两个典型项目,城南街道的中通农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目前已试验种下首茬番茄,江南镇的四维生态“智慧农业+植物工厂项目”也计划在本季度开工建设。
下一步,桐庐将以“数字乡村整县制推进”为抓手,聚力聚焦“蜂茶果药”全产业链,重点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产销一体,加快数字蜂产业大脑等智慧场景运用,以数字化、高科技更快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方位打造数字智慧农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