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熔断”

2023-02-17

本报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学习是“学+习”,读书学习当然离不开练习,练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作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

《南方都市报》2月16日报道:晚上超过9点就无条件停止做作业,未完成的也不用补做。近日,江苏常州一小学推出的作业“九点熔断机制”引发热议,网友吵翻。

这所学校是常州市博爱小学,他们宣布,为保障学生充分的休息时间(10小时睡眠),春季学期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与时间,启用“九点熔断机制”,意在让老师们提高课堂效率,尽量让问题在课内解决,课后作业要精选,注重基础之上的思维深度。

做完的是停止截止,未做完而停止的叫“熔断”。不少家长认为,该机制很人性化,可以让孩子早点睡觉,家长也不用逼着孩子做作业了。但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造成孩子拖延时间、“摸鱼”写作业?

事实上,近年来多地学校都在尝试“熔断机制”。在浙江绍兴,蕺山小学规定,若因作业量、作业难度、学生生病等情况无法完成,可停止完成作业。在江苏南京,北京东路小学甚至设置了两个“熔断机制”,除了“九点熔断”,还规定语数英三门作业超过一个小时没做完,也可申请免做。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保证小学生的睡眠休息是最重要的;睡眠不足,第二天无精打采,学习效率效果都大打折扣,学生会对作业产生反感。让孩子早点睡觉,不仅是人性化的,更是科学化的。从最根本上看,这是很有必要的“熔断”。

教育不应是“补短”,而应是“扬长”;有差别的学生,不能是无差别的教育。面对孩子们兴趣、特长、能力等等的千差万别,老师每日布置“统一的作业”,其实并不适合每个孩子,如果硬要一些孩子去“补短”,牺牲睡眠而完成作业,后果往往适得其反。

做题是必要的,但作业不是万能的。布置作业,要严控数量,要难易适度。人才的培育成长,其实不一定都要通过苦不堪言的“小镇做题家”那样的方法和路径。我向来认为,“做题”本身是个中性的词,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当中,肯定要做题;问题在于,做什么题,做多少题,用什么方式做题,是不是有兴趣地做题,主动做题还是被动做题?这里面有千差,更有万别。好的做题帮助人成长,坏的做题扼杀人的兴趣,两者可谓天差地别。

“重要的大概不是知识,而是渴望获得知识的意愿与热情:只要有这种东西,我们就会不断前行,仿佛在推动自身一般。”这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散文集《爱吃沙拉的狮子》中《不知道,不明白》这篇里的一句话。作为作家,村上春树所言的“我们”是指作家,今天作为家长、作为教育者,同样需要反省深思。

教育上不少孩子有“问题”,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警示教师:“我们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也就是人在打交道。他的生活、健康、智慧、性格、意志、公民表现和精神面貌,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幸福,都决定于我们,决定于我们的能力、水平、工作艺术和智慧。”说得到位。

面对作业,希望“九点熔断机制”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从够受、忍受、难受,变为接受、好受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