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百千万” 全力拼经济

且看萧山如何打好经济翻身仗

2023-01-30

周少伟/摄

谭申捷/摄

文/方亮 毛越 图片除署名外由萧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起步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1月29日,萧山召开高质量发展暨“百千万”工程推进大会,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2023年萧山要纲举目张、坚定不移抓经济谋发展。

而“开年第一会”,就是吹响集结号、冲锋号、战斗号。萧山将按“近中远”的节奏推进:近期确保实现开门红;中期力争全年以高于省市增速的实绩实效,打赢翻身仗,展现大区大担当;远期持续推动高质量,加快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变。

萧山这场翻身仗如何真正致胜,推动萧山再创辉煌、重振雄风?从大会释放出的诸多信号中,可以触摸到萧山高质量发展之“新法门”。无论平台改革、要素保障、生态打造还是数实融合,其实都以“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的竞跑新姿态,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勇闯新路赢得发展主动,努力开辟发展新境界,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的新征程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1

平台带动全域 全域支撑平台

当萧山在“开年第一会”立下军令状时,很多人好奇大会现场“六大兵团”签订责任书这一幕。

“兵团”一词,源于2022年1月中旬萧山区第十六次党代会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区性会议。萧山正式实行“兵团化会战”,以“体制不变机制变”的逻辑,组建“八大兵团”,运作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钱江世纪城四大平台所辖的八个产业平台,犹如“八面红旗”立潮头。

新一年,同样是“开年第一会”,“八大兵团”蝶变优化为“六大兵团”,为何少了两个?原因在于2022年萧山两次平台改革,萧山科技城和桥南兵团整合为江南科技城兵团,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涉及的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兵团”和三江创智新城“兵团”整合为湘湖·萧滨合作区“兵团”。至此,“六大兵团”重整旗鼓,将打出一套平台竞相发力的“组合拳”。

毋庸置疑,这是萧山“改革攻坚”的持续行动。业内人士表示:“兵团化会战机制的逻辑核心,在于提升单兵作战实力,做到个个都是拿得出手的精兵强将。而现在,‘兵团’机制进入强强联合的新阶段,融合发展、协同赋能、耦合共生,将组成打赢翻身仗的集团军。”

以“萧滨一体化”改革为例,近一年时间里,在省市大力支持下,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一跃驶入“快车道”,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特别是两个投资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用脚给这座“无界之城”投票。而试图改变杭州经济版图的是,两区共同启动“中国视谷”创建,发布中国视谷建设蓝图,纳入部省共建新一轮合作协议。“通过产业链条共构、科创资源共用、城市品质共赢、利益分配共享、工作机制共推,萧滨两区正在形成区域分工协作、要素互联互通的产业发展共同体,闯出一条跨区域产业共富的新路子来。”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

前不久召开的萧山院士专家座谈会上,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许田谈到:“未来的发展靠科技创新,但怎样把高科技人才的能量激发出来,这背后实际上是一道效率题。从高科技人才的互动到区域间的联动,其中的关系既竞争又互动,这样就活了。”很显然,“萧滨一体化”的改革探路,正是这种“互动”,破解产业跨区域合作带来的资源要素流动难题。此前,高新区(滨江)103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统筹调配到萧山区,也首次实现两区用地指标共享。

而现在,全新整合的湘湖·萧滨合作区“兵团”并非简单地让湘湖多了一个“点”,而是以“集团军”的纵深力量,推进“萧滨一体化”,联合闻堰、戴村、义桥等镇街,全力建设杭州“中国视谷”核心区。

企业嗅觉往往是最灵敏的。新华三集团首席执行官于英涛介绍说,沿着“萧滨一体化”战略之路,新华三近年来先后在萧山布局云尖信息、紫光恒越、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一代信息通讯产业集群。“接下来,新华三将聚焦ICT领域‘底层核心技术’、聚焦‘高端要素集聚’、聚焦‘万亿产业规模’,为萧山打造‘中国视谷’产业新地标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眼下,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也正在积极创建国家视觉智能创新中心,开展数字视网膜技术等差异化源头创新。接下来,其也将在“中国视谷”核心园区打造孵化器,形成视觉智能成果转化链条。另外,西电杭州研究院也将谋划成立“先进视觉技术研究院”,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助力“萧滨一体化”创新引领,助力数字安防、工业视觉、自动驾驶、医学影响等具有标识度的产业领域进一步发展。

“萧山提出建设杭州‘中国视谷’核心区,这一赛道的选择是明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高文谈到,萧山是传统工业强区,但在整体经济向以数字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转型时,依赖于规模扩张的传统产业红利渐失。在“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进程中,萧山应主动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借助外部的力量,让更多资源落地、更多要素集聚。乘“视”而上,是萧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赛道选择,通过国家、省、区多级的政策叠加,突破县域经济发展“天花板”,形成国家级的战略平台。

据悉,“平台带动全域、全域支撑平台”的逻辑下,萧山将稳健走好平台带动、产业联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新路子——东部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西部高举高打推进湘湖·萧滨合作区建设,全力打造“中国视谷”;中部数实融合建设江南科技城,实现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进位;北部推动钱江世纪城加快建成国际一流都市中央活力区、杭州大都市新封面,同时主动联动滨江、钱塘、富阳等区,合力打造城东智造大走廊。

2

产业布局项目 项目塑造产业

现场,大会的典型发言和集体表态,更像是郑重宣誓。他们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链主”企业,是高能级创新平台、总部经济的代表,是国家级单向冠军企业和院士,也有政府经济部门和金融机构代表,犹如八音合鸣,携手共进,勇攀高质量发展的“珠峰”。

现场,荣盛集团董事长李水荣谈到:“未来五年内,我们将完成几千亿的投资计划,聚焦高端石化和新型聚酯新材料,进一步做精、做细高端石化产业链,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2022年,荣盛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再创新高,达到5796亿元,实现利税505亿元。其中交萧山的税收,首次达到近15亿元,同比增长73%。面对“地瓜经济”可谓越种越甜的态势,李水荣对未来进一步做大萧山总部经济充满信心。

“小巨人”科百特的宣言同样令人心潮澎湃。企业创始人、董事长张应民介绍道,从2011年初到萧山的18亩到如今185亩,短短10余年时间扩张了10倍。去年实现亩均税收130万元,每年保持着4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建立从滤膜、滤芯、过滤器到验证测试分析完整的过滤分离产业链,成长为能与美国颇尔和英特格等顶级公司竞争的全球化过滤企业。这从科百特在萧山的工厂从C1到C12的排序可以看出政企合力的定力和动力。“我们的目标,是2024年实现营收50亿元,税收5亿元。”

从荣盛“地瓜经济”越种越甜,到科百特全球布局产业链,一个显性的共通逻辑,就是开放提升,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一个个“郑重宣誓”背后,则是更大的萧山谋划,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坚持平台带动、产业联动、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实现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的转变。这当中的“百”,就是实现百亿元产业项目零的突破,并实现“保二争三”;“千”就是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6亿元,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超千亿元;“万”就是腾换土地1万亩以上,新增用地5000亩以上。以此为抓手,萧山将打出一片产业迭代跃升的“新蓝海”。

当下,萧山正处于“县域经济”到“都市经济”带转型过渡期,实行“兵团”化会战后,四大平台首位度、贡献度明显提升,贡献了约4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但镇街经济体量仍占六成,打赢翻身仗,镇街必须有所作为。而“百千万”工程中的“万”正是紧扣这一“结构性难题”,强化要素保障,一体推进“腾笼换鸟”和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简单来说,就是让‘跨乡镇’土地指标调剂真正落地,进一步破解‘土地碎片化’问题,加快形成集聚的连片开发工业用地。”萧山发改局相关人士表示,萧山地域面积大、平台镇街多,招引来的项目如果零散分布,最终又会绕回“镇镇冒烟、村村点火”的发展老路,难以实现链式集聚。在“平台经济”改革的主力军下,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将使“镇街+平台”合作模式进入更高阶层,以星星之火形成全域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

以此为架构,萧山将“并驾齐驱”着力打造“2+3+X”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4”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这也是萧山迈向“都市经济”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正如无忧传媒创始人兼CEO雷彬艺所说:“我们始终保持着领头羊的角色,我们已连续44个月做到抖音MCN机构排名第一。特别是过去一年,我们为萧山贡献税收超过1亿元,同比增加超70%。萧山无忧传媒总部更成为网红打卡、种草的新地标,辐射效应正在凸显。接下来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探索‘数字+服务’新业态,全力融入萧山数字自贸区建设,助力构建新经济生态圈。”的确,从“流量”到“留量”,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网红级现象”,更是“都市经济”的新气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15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等之外,萧山经济部门和金融机构代表还在大会现场做了“集体表态”,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家释放信号,携手共进,勇攀高峰。正如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王敏所说:“过去,萧山凭借异军突起的民营经济、敢为人先的民营企业家,一举奠定‘老大哥’的地位。未来,萧山要打好翻身仗,也必须依靠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这是推动萧山再创辉煌、重振雄风的底气所在。”

接下来,萧山将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做好助企服务,当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后盾。比如,进一步复制推广吉利新能源电子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的经验模式,围绕重点工作、难点问题建好赛马场,现场“货比货”。真正实现政企沟通“零聚力”,解决问题“零停滞”、政策落实“零障碍”。这便是萧山“抢春机”的时与势。

3

生态集聚创新 创新培植生态

从过去的“老大哥”到现在与人竞跑,萧山越发明白一个“硬道理”,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抓产业、抓项目、抓投资,重中之重还是抓生态,吸引更多资源和要素落地集聚,打出一条创新活力迸发的“快车道”。而这一“赛道”本身又是“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集成。

高质量发展大会当天,萧山正式发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48条政策,就是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聚焦聚力、强化创新、打造生态,以创新之钥开启制胜之门。

据悉,围绕打造链式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和打造良好产业生态“三大目标”,萧山将着力打造高能级平台,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其中“新政”就频繁提及“亿元级”补助,足显政策含金量之高之实。比如对重大集成电路项目研发投入和设备投入,最高补助1亿元;对大力招引的院士专家领衔顶尖项目,最高补助1亿元等。

接下来,萧山还将出台加快人才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加强对现代化产业的支持强度、引领力度和扶持精度,打造多跨协同、同向发力的政策体系。

4

数字赋能实体 实体激活数字

萧山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更像是一部“融合曲”,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抒写“数实”融合、一起向未来的萧山新路径。

这几年,萧山狠抓产业升级、项目招引、人才引育、生态构筑,高质量的动能加速积蓄,反映未来趋势的经济指标向好,已经到了厚积薄发、一触即发的收获时节。而“数实”融合可谓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和稳定器。

此前,萧山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已出台,将更好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接下来,萧山还将持续深化化学纤维、机器人等产业大脑省级试点建设;依托信息港小镇、图灵小镇,加快形成软件信息产业集群;依托江南科技城,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和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数字贸易、数字会展等特色产业。尤其是充分发挥“中国视谷”产业地标辐射带动作用,提前谋划未来产业,重点培育6G产业、算力经济、量子通讯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视觉智能产业集群。

“融”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面对再创辉煌、重振雄风的“融时代”,萧山要持续破题改革,不断“去边界化”,打出一股企业和干部激情燃烧的“精气神”。正如萧山区委主要负责人所阐述的,萧山从过去的“老大哥”到现在与人竞跑,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对暂时落后的状态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全区上下要拿出60年前先辈们肩挑背扛、围垦造田、战天斗地的气魄,拿出40年前“四千”“四抢”“四敢”的毅力,拿出20年前“工业冲千亿、宝马赠英雄”的豪情,重燃激情、重振雄风,把“看得到”的事干精彩,让“想得到”的事变现实。

唯有如此,萧山将真正把握住新时代的“时”与“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