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为何火出圈

2023-01-17

本报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说的是“中国小妖怪”的故事,于2023年元旦上线,尚未播完,就已火出圈。1月16日下午,哔哩哔哩网站(B站)宣布,播放量已破亿;豆瓣评分9.4分,B站评分高达9.9分。这种火爆程度,连主创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中国奇谭》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以纪念中国动画百年诞辰。8个短片,每个20分钟左右。开篇是《小妖怪的夏天》,在“西游”宇宙中,选取了身处大王洞最底层一名小猪妖作为主角,道出了小人物的命运。第二集《鹅鹅鹅》,以水墨画风、默片形式,呈现中国志怪故事的含蓄意蕴。第三集《林林》讲述狼女林林自我觉醒“身份认同”的历程。

其他五个故事,同样富有“中式想象力和审美魅力”:《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讲述乡土眷恋,《小满》聚焦孩子的精神世界,《玉兔》是古代神话嫁接科幻想象,《小卖部》以石狮子和门神视角呈现人间烟火,《飞鸟与鱼》讲述现代版“田螺姑娘”。

没有什么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整个创作历时两年,可谓精心打造。它尽管不是神作,难以与宫崎骏的经典动画片相比,但已经是网络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收获。

《中国奇谭》之所以如此“火出圈”,很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思想为魂”“内容为王”。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从传统文化,到东方哲思,《中国奇谭》拓展了中国动画的表达边界。“志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如今现实中人多少有些忽视了“志怪文化”;通过动画重现“志怪文化”,呈现丰沛而出人意表的思想内涵,这就成功了一大半。

其二是融入了中国式美学观,创新动画表现形式,从而引起新一代年轻人的共情与共鸣。《中国奇谭》本质上是给成年人看的,主要受众定位为B站年轻人;小朋友当然也可以看,但共鸣度肯定会逊色不少。个性鲜明的动画,相当适合B站的年轻网友,看弹幕疯狂刷屏,就知道击中了他们的兴奋点。

其三是初心诉求比较单纯,本身不是一个非常商业化的项目。双方达成合作,由B站提供资金支持,成立联合制片组,目标就是制作好动画本身。如果你创作背后的诉求太多,既要获大奖,又要挣大钱,那么创作过程往往会变形;影视如果彻底变成商品,那么艺术就会成为“期货”,好在《中国奇谭》没有陷入那样的泥潭。

艺术是心灵的呈现、情感的传递;文化是现实的镜子、历史的记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在“志怪文化”“妖怪艺术”中,一个可资借鉴的对象,是日本“鬼怪漫画之父”水木茂的经典之作《妖怪大全》。这本厚厚的“妖怪之书”,有中译本,大受欢迎。它告诉读者,妖怪并不只是邪恶的化身,也有可爱的、善良的妖怪存在。水木茂说:“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妖怪早已经存在这世上了,现在或许还有妖怪,只是我们不知道它们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妖怪是人的折射,每个妖怪都有一段离奇而有趣的故事。有着好内容、好故事的《中国奇谭》,经受了市场的检验。“‘中国小妖怪’的故事,绝不会止步于8集。”上影集团董事长王健儿说,已在筹备第二季,将打造一个IP宇宙。我们期待它成为中国的“妖怪版《一千零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