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数量最多!

浙大二院六大团队 入选首批省级“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

2025-03-26

浙江看病哪家强 第4期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方序 许紫莹 陈丹

前不久,浙江省正式发文公布首批“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入选名单,启动建设省级“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含培育创新团队)92个,并在全省新开设以团队名称命名的专病门诊。

“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主要面向浙江省重点需要解决的多发、高发、疑难疾病,组建优势人才团队,开设专病门诊,协同技术攻关,提高疾病诊疗效果,打造临床特色品牌,推动医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让优质人才资源、医疗资源、创新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据悉,浙大二院六大团队入选首批省级“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为全省数量最多。目前,六大团队的专病门诊已全部开放。

3月25日下午,浙大二院“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启动仪式在解放路院区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表示:“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医院将对每个创新团队给予充分的配套支持。希望各团队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开展高水平临床技术攻关,加强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应用与研究,提高疾病预防、诊断、诊疗康复效果,精准解决患者难题,成为行业标杆,为世界一流医院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垂危心脏病团队

由浙大二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院士领衔,心血管内科常务副主任蒋峻负责,汇聚了来自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脏影像学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致力于为垂危心脏病患者提供从基础到临床的全方位救治方案。融合最新治疗理念和技术,提倡阶梯化、个性化、全生命周期诊疗;同时促进新疗法、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实现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乳腺导管疾病团队

由浙大二院乳腺外科学术带头人黄建教授领衔,乳腺外科倪超副主任医师负责,团队基于肿瘤学国家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及浙江省乳腺癌筛查质控中心优势,整合了乳腺外科(整形)、影像学、病理学、肿瘤生物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力量,旨在开展适合国情和符合国人特点的乳腺导管疾病早筛早诊和精准功能外科的新技术新项目,组织牵头制定相关全国指南并推广,力求为每位患者提供最精准、最微创、集筛防诊治于一体的个性化服务。

梅杰综合征团队

由浙大二院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教授领衔,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严锋负责,汇聚了来自麻醉手术部疼痛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放射科及基础研究中心的多学科骨干,基础与临床并举,致力于深入挖掘梅杰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构建并应用创新性诊断分型,全链路优化诊疗细节,建立并完善行之有效的个体化诊疗体系并向全球推广。

门静脉癌栓肝癌团队

由浙大二院院长、肝胆胰外科带头人王伟林教授领衔,后备带头人丁元教授、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叶松负责,集结肝胆胰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介入治疗科等优势学科力量,成立门静脉癌栓肝癌专病诊疗中心,提供精准诊治新范式。常态化开展多学科交流协作及多中心临床研究,围绕门静脉癌栓肝癌的精准早诊、综合治疗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

间质性肺病团队

由浙大二院副院长、肺移植科带头人陈静瑜教授领衔,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夏旸负责,集结肺移植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感染性疾病科、康复科、放射科、病理科、临床药理等多学科专家,打造一支顶尖的间质性肺病全程救治创新队伍。旨在打造间质性肺病早期筛查,精准诊断,治疗优化,终末移植的全周期全过程管理新理念,提升间质病“防诊治康”的综合救治水平。

微小甲状腺癌团队

由浙大二院超声医学科主任黄品同教授领衔,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郑毅雄联合主导,汇聚了超声医学科、甲状腺外科、内分泌科、肿瘤内科、病理科、放射科及核医学科等七大领域资深专家。创新性融合多参数影像技术,构建“多学科协作机制-全病程管理体系-肿瘤生物学行为预测”三位一体的精准诊疗范式。通过多维度影像结合分子病理检测与动态风险评估,实现从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到个体化治疗决策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聚焦微小甲状腺癌的诊疗及预后评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