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城区

制图 李前芳 上城区科创人才政策
记者 凌姝文 上城微融圈 李凌婧 谭西涵 徐海波 张虞蓓 王中杰
3月21日,上城区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会上,上城区科创人才政策和为企办实事“双十条”发布,不仅扶持企业发展,也解决人才生活的后顾之忧。
当天,上城打造了一条“未来产业生态长廊”,群核科技、数智气味、凌迪科技、迪视医疗等“廊”上的企业,纷纷亮出核心科技。
在“数智气味”展区,电子屏上不断切换不同影视剧的片段。这时,你只需要套上穿戴式数字气味播放器,就能闻到影片里的味道。
“我们破解了气味分子编码难题,采用微流体技术还原气味配方,复刻出了3000多种气味。”杭州数智气味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秦勇说。
在这条“未来产业生态长廊”上,凌迪科技的“数字裁缝”正在打开“线上制衣”的新场景;迪视医疗的手术机器人,正在帮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近年来,上城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正在吸引一系列科创企业入驻。
5万平方米楼宇,免费用
“3个20%投入科技创新。”上城区委书记章燕说。
“3个20%”,指全区财政研发补助支出增长20%以上、区本级新增财力的20%以上,用于科技支出;财政产业政策扶持资金的20%以上,用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些钱怎么花?
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攻关,最高给予3000万元研发补助;入选市顶尖人才,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最高给予企业500万元开办补助、150万元资质认定奖励、1000万元成长奖励等。
上城给真金白银之外,还“给楼”。
“我们将拿出首批3年免费的5万平方米楼宇支持创业。”章燕说,这5万平方米,不追求税收回报、平方效益,而是以‘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耐心坚守,助力创新创业、做强人才生态。”
诚意十足的政策,当天就吸引了威努特科技总部等16个项目落地。其中,威努特科技将入驻中国元谷·杭港科技大厦。
威努特科技总部项目副总经理王承缔说,“我们以不到市场价一半的价格,就完成了办公场地的搭建,省下了很大一笔开销。不仅如此,上城还帮忙对接投资机构,减轻了融资压力。”
让人才“走着去上班”
会上,钱塘智慧城企业——杭州捷扬微电子有限公司领到了科创公寓的钥匙。
“公寓离企业办公地只有5分钟的路程,走着就能去上班了。我们申请到了4套房源,省下了很多钱。”捷扬微电子常务副总赵少华说,“这对我们招引人才很有用。对特别优秀的员工,我们可能还会减免租金。”
会上,上城推出了2000套科创公寓,半价提供给符合条件的新落地科创企业。
此外,上城的“为企办实事清单”里,还涵盖“吃、娱、学”等方面,保障员工的日常生活。
吃什么?上城的邻里食堂将试点设立“企业专区”,为企业提供定制膳食等多样化服务。哪怕公司没有食堂,附近的邻里食堂也可以供餐。
玩什么?上城打算把夜校开进企业,计划今年布局点位不少于10个。
学什么?考虑到暑期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上城将为企业员工子女就近打造暑期托管班60处,让青少年宫“入企开营”。
政策更新的背后是什么?
上城“双十条”,颇有“本地特色”。
上城区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刚将之概括为4个“更注重”:更注重来杭企业的成本优化、更注重金融赋能企业创业、更注重企业从产品到市场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更注重营商环境的打造。
上城“双十条”,是上城从支持引育科创企业和人才等方面提出的“更高版本”的人才政策,每一条,都切准了科技企业的需求痛点。
此前,上城发布的“人才黄金二十条”中,面向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项目,给予最高1500万元研发补助、最高15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租金补贴、最高1500万元的银行贷款全额贴息。在这个基础上,这次的新政又增加了“给予海内外领军人才最高600万元安家补助”。
上城的人才政策不断迭代升级,是因为上城也在变。
这两年,上城正在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抢占人工智能赛道。
前不久,杭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开园,正位于钱塘智慧城。
当下,上城正在强势推进“19公里黄金左岸”、第二条“百亿大道”、“数智时尚消费第一区”等重点项目,发布“双十条”,正是为了吸引创新项目、优秀人才在上城“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