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继发创伤性骨髓炎怎么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这个“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中西医协同 攻克骨髓炎难题

2025-03-21

郭峭峰(右二)团队手术中

记者 张静 通讯员 叶丽 张煜锌

现实中,有部分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及闭合性骨折行手术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因为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会继发创伤性骨髓炎。

创伤性骨髓炎治疗过程复杂、病程长、费用高,复发率高达20%-50%,很多患者需要分多次手术,但最后结果仍不尽如人意,出现骨髓组织缺血坏死、皮肤缺损及骨不连或骨缺损,严重的不得不截肢。

为彻底解决这一临床难题,早在2003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伤中心就开始聚焦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诊治。20多年来,同德骨伤人不断攻坚克难,以快速康复理念为指导,精准清创为标准,显微外科技术为依托,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地诸多创伤性骨髓炎病患解除了痛苦。

近期,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伤中心郭峭峰主任带领的创伤性骨髓炎团队,入选全省首批“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继续向创伤性骨髓炎“亮剑”。

做好首次根治性清创是关键

在找到郭峭峰主任团队前,72岁的顾大伯饱受创伤性骨髓炎的折磨。尽管在多家医院历经多次手术,他还是疼痛难忍,无法行走,靠着止痛药度过了漫长的16个月。

2022年10月,顾大伯不慎摔倒,被诊断为左侧股骨(近髌骨)开放性骨折,部分髌骨裸露在外,伤口中嵌入了大量的泥土。在当地进行了紧急处理,但顾大伯住院期间高烧不退,左侧膝盖肿胀得像个发面馒头,经细菌培养确认感染了阴沟肠杆菌,会累及身体多个器官和系统。顾大伯辗转经历了3次清创手术,又做了切开复位内钢板固定手术,可左腿的疼痛感并没有因此减轻,别说走路,连站立都困难。

2023年开春,顾大伯受伤的左腿比右腿短了5厘米,又经历连续两次骨移植术后,他的长短腿基本矫正。复诊发现存在“骨不连”,疼痛感挥之不去。服用止痛药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每一天都是煎熬。

多方打听之下,2024年2月,家人把顾大伯带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伤中心,寻求帮助。

经CT检查,郭峭峰主任发现问题不少:内固定钢板和钢钉松动、创伤性骨髓炎、骨不连和骨缺损。“患者伤得不轻,且伤口污染也较为严重,难以彻底清创。治疗创伤性骨髓炎临床涉及多项技术,其中,首次根治性清创是预防慢性骨髓炎最重要的环节。”郭主任提到。

去年2月28日,由骨科团队领衔,在感染科、麻醉科多学科专家组成的MDT团队保障下,郭峭峰主任主刀拆除了顾大伯原有的内固定钢板,并开展了清创术,之后将外固定支架从小腿胫骨跨过感染灶固定在股骨上段。又对其左股骨实施了稳定度更佳的内钢板固定术;同时清除坏骨,完成了利用大伯自身髂骨和人工骨的骨移植。

在个性化康复与护理下,顾大伯的骨头和伤口一天天向好。其间,针对顾大伯关节僵硬的情况,郭峭峰团队辨证运用舒筋活血的中药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如今,顾大伯疼痛解除后,基本能正常走路,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

尽可能一次手术解决

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单纯使用抗生素通常无法奏效,必须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手术难度极大且术后易复发,导致患者常常不得不分次手术,承受着精神和经济的双重负担。

郭峭峰主任直言:“因此我们尽量使用一期手术方案,即一次性完成清除创面、剔除死骨、填补空腔、创面缝合等步骤,大大减轻患者痛苦。”

今年59岁的王先生,2021年4月不慎摔伤,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仅2天,手术切口出现了明显的红肿,切口内有淡红色的液体渗出,挂了几天消炎药,情况都没有明显改善。送检细菌培养,证实是切口发生了感染。原来,王先生是糖尿病患者,多年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引发免疫功能下降,继发了感染。医生立刻行清创手术,但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在朋友的推荐下,王先生被家人带进了郭峭峰主任的门诊。仔细查看病情后,郭主任考虑除了切口急性感染,细菌已经顺着切口感染了粉碎的髌骨,导致了创伤性骨髓炎,需要尽快手术。

术前,郭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做了充分的检查和评估,设计了一期的手术方案,同时辨证拟定清热解毒的中药方,控制急性炎症进一步感染。手术中,团队先对创口进行充分的清创,清除创面的炎性和坏死组织,一并清除了部分骨质已经感染和坏死的粉碎的髌骨。这意味着创口内皮肤软组织和骨质有更多的缺损,手术难度增大。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郭峭峰团队将残余的髌骨骨块复位并重新固定,缺损的部分骨质采用混合抗生素的人工骨颗粒进行填充修复。由于原本髌骨处的皮肤不足以对合覆盖创面,团队采用“腓肠肌瓣”的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将小腿后方的部分腓肠肌翻转180°覆盖至髌骨前方,同时为它修复血供。最后在肌肉表面植皮,实现创面的彻底覆盖。

手术后王先生创面愈合良好,半个月后顺利拆线,并续服接骨续筋的中药方。术后3个月,王先生已经能够步行。今年是他术后第五年,随访情况很稳定。

中西医协同攻克骨髓炎难题

一直以来,骨髓炎是骨科的难题,治疗难度大且很难彻底治愈。上世纪70-80年代,骨髓炎以血源性骨髓炎多见,病变部位化脓恶臭,创口触目惊心。近20年来,因为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导致的损伤增多,创伤性骨髓炎则更为多见。

自2003年起,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开始对创伤性骨髓炎进行临床诊治和研究,目前团队已完成5000余例患者的诊治,并对超过1500例患者进行了至少5年的随访,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与资料,初步拟定了创伤性骨髓炎的相关临床分型,对疾病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根据统计,团队治疗的1500余例患者5年随访复发率低于10%,远低于国际权威杂志报道的20%-25%,为创伤性骨髓炎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助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作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十四五”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浙江省医学扶持重点建设学科、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肢体感染与修复重建专委会主委单位,浙江省立同德骨伤科团队多年来与相关科室紧密合作,中西医结合降低疾病复发概率,并从多角度研究探索创伤性骨髓炎,尤其是“中西医结合一起治疗骨髓炎技术”,临床效果满意,在国内颇具影响力。多次立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课题并发表相关SCI论文及一级期刊论文数十篇。

出诊医师 职称 门诊时间

郭峭峰 主任中医师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黄凯 主任中医师 周一下午、周五下午

林炳远 主任医师 周三下午

刘亦杨 副主任中医师 周五全天

张展 副主任医师 周一全天、周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