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产马的杭州 如何驰骋“赛马经济”新赛道?

2025-03-15

本报讯(记者 程超) 3月13日下午,51匹来自荷兰的阿拉伯马、荷兰温血马和弗里斯兰马搭乘CA3102航班降落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小时完成通关转运。这批赛马将进入桐庐隔离场接受30天检疫,随后参与国内赛事。这场高效的国际“马匹接力”,正是杭州以“无马之域”撬动千亿“赛马经济”的缩影。

杭州不产马,却以亚运为契机,将马术场馆和配套无疫区转化为产业支点。2024年,杭州海关保障184匹赛马入境,同比增长31.4%。除了这51匹马匹,近期计划还将有近60匹马入境。

桐庐马术中心作为亚运遗产,已举办长三角马术联赛等高端赛事,吸引长三角地区顶尖骑手同场竞技,赛事期间周边民宿、餐饮消费量激增。“一流的硬件和高效服务,让杭州成为国际马术赛事优选地。”2025年长三角马术联赛(桐庐站)赛事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吴勳庭评价道,“我们计划继续开展多场马术联赛,希望通过赛事,让这个专业的马术场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进一步推动马术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杭州正以“马术+”思维构建全产业链。上游依托海关“提前申报”等创新监管,保障马匹跨境流通安全高效。桐庐规划建设名马展销馆,探索马匹交易、马术装备制造等业态。

中游通过长三角马术联赛等IP赛事常态化运营,杭州马术中心今年将举办多场积分赛,并推出骑手连续参赛奖励机制,培育本土马术文化。

下游联动瑶琳仙境、OMG心跳乐园等景区,开发马术主题旅游线路,形成“观赛+体验+研学”的文旅闭环。

在装备制造方面,锦恒(浙江)马术装备有限公司是杭州地区第一家生产马术器具的企业。公司负责人蒋仲川介绍,去年公司的销售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其中半数出口,国内以定制化产品为主。

“赛马经济”正成为杭州城乡融合的新引擎。桐庐通过“马术+培训”模式,开设青少年夏令营,累计培养超千名马术爱好者;富阳区依托“中国球拍之乡”的制造基础,探索马术装备与体育器材协同生产。

杭州正以科技赋能“赛马经济”:海关运用亚运经验优化通关流程,实现马匹入境“零延误”;杭州市体育集团联合蚂蚁集团开发“智能赛会一站通”平台,未来将整合票务、观赛、旅游服务,推动数字体育消费……

从“借马办赛”到“以赛兴业”,杭州正如那51匹跨越重洋的荷兰赛马,杭州正蹄疾步稳,奔向“赛”“会”之城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