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六七台种牙手术 年后“小高峰”持续至今

杭州康源口腔院长宣建平:持续学习、博采众长 让患者享受到更好的口腔诊疗服务

2025-02-27

记者 张慧丽

“每年刚过完年,基本都会有一个种牙‘小高峰’。从年初八开工到现在,我每个工作日至少排着5台种植手术,多的时候一天就有近10台。其中有些人是年前就预约好的,还有一部分人过了一个不太爽快的年——因为牙不好,吃不好甚至吃不了,促使他们下定决心来种牙。”杭州康源口腔创始人、总院长宣建平说。

眼看丈夫收获一口好牙

过了个年 妻子终于下定决心

这两年,每回来找宣建平,老刘夫妇总是形影不离,年过六十,两个人的感情依旧很不错。因为牙齿不好,老刘吃起东西来总是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在妻子的再三催促下,跑了好几家医院,最终决定在康源口腔找宣建平做种植。种植完成,恢复一口好牙后,平时有些什么口腔小问题,老刘也总习惯来康源解决。

“每次都是你用心催着他注意牙齿,要不这回我也给你检查检查?”有一回,给老刘看完牙,宣建平提出给老刘妻子做个口腔检查。催着丈夫时很积极,轮到自己,老刘妻子却犹豫了,纠结了好一会,终于松了口,“其实我的牙确实也不太好,但就是怕检查,怕治疗……”

老刘妻子的牙齿状况让宣建平大吃一惊——比当初的老刘还要糟糕,松动的、龋坏的……如果要治疗,大概需要半口种植。

对于做种植牙,老刘妻子坚定拒绝了,说来说去,就是一个词——胆小!即使由丈夫“现身说法”,她也依旧无法下定决心。

今年春节,看着丈夫想吃啥吃啥,而自己想吃却不能吃,思前想后,老刘妻子终于决定要在年后种牙。

上周,老刘陪着妻子找到宣建平。根据她的情况,宣建平为她设计了个性化方案,“是个‘系统工程’,你有牙周病,有的牙骨质也不太好,我们能保留的牙齿尽量保,不到做半口种植的程度,但分次种植八九颗还是要的。”当天,宣建平为老刘妻子完成了右下两颗牙的即拔即种,20多分钟就搞定了。

不过20多分钟,种植前后的老刘妻子像变了个人,从紧张、焦虑到“无所畏惧”,“原来一点都不痛!这下我胆子大了,早知道早点来了!哎呀!”

种完两颗牙的老刘妻子高兴得不行,非要拉着宣建平合照。“还是多亏了宣院长,如果当初你不提议让我检查,估计我到现在还在熬着呢。”

创立康源口腔

兼顾工作与学习

只要是宣建平的患者,提起他总有几个关键词——实在、亲切、技术好。事实上,宣建平还认为自己是个“有想法”的人。

上世纪90年代,还供职于浙江某三甲医院口腔科时,宣建平就生出了从医院辞职、自己创办口腔医院的想法。“个人职业发展的考虑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我对于口腔诊疗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宣建平希望能更多地与国外口腔同道交流学习,将国外特色技术与先进的理念带回国内,结合国内技术的特色与优势,让患者享受到更好的口腔诊疗服务。

2001年,宣建平正式从医院辞职,同年创立康源口腔。

最初的康源还只是一家口腔诊所,位于四季青,诊所里也只有两台牙椅。起先找来的多是宣建平的老病人,人数并不多。“我始终认为医疗质量至上,任何事情都一样,做好、做精,口碑自然会好,患者自然会来。就像镶牙,备牙、取模、加工、试戴、调和是一整个过程,不管哪一步,最基础的要求就是操作规范、标准,在保证规范的基础上,如果工厂制作的牙齿在患者试戴时形态有些许的偏差,或者颜色上略有差异,我都不会让患者戴着这颗‘问题牙’回家,至少要做到‘以假乱真’才行。”

在宣建平的坚持下,康源口腔逐步发展,成立两年后,“口腔诊所”成为“口腔门诊部”,两台牙椅增加到五台……到如今,随着余杭分院、文二路总院的成立,包括四季青分院在内,康源口腔早已形成一城三院格局,成为扎根杭城二十余年的本土口腔连锁老品牌。

与此同时,宣建平从未停下脚步,上海、北京、深圳,美国、英国、奥地利、韩国、泰国……只要得知哪里有口腔医学相关的先进技术,立刻行动起来跑去观摩、学习。

“医学永远在发展,也许当时棘手的难题碰上新的技术就迎刃而解。”宣建平保留着康源口腔2001年开业至今所有患者的病例档案,以便随时查阅。习得的新技术尤为适配某个病例时,他还会专门翻找出来,尝试设计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融会贯通。

准确诊断是“基石”

个性化方案定制很关键

74岁的陈大伯吃足了牙不好的苦头,全口缺牙好些年,终于决定要去种牙。跑了三四家医院,种过几颗牙,效果却不好,总是戴不住,动不动就掉。来到康源口腔时,他的态度非常谨慎,对于宣建平说的话半信半疑。

“要保证好的治疗效果,准确的诊断是一切的‘基石’,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再去设计个性化的种植方案。”在系统检查、准确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宣建平为陈大伯重新设计了种植方案。“先做下半口牙,原有的植体尽量保留,不带来二次损伤,实在用不上的就放弃。在原有3颗种植牙的基础上,加种4颗,形成一段式整体桥架,‘桥’连起来了,整体力量稳,牙才不容易掉。”

陈大伯前前后后来了好几趟,每一趟,宣建平都向他反复解释情况,耐心说明治疗方案。终于,陈大伯被打动,决定请宣建平为自己做手术。

做完下半口牙,感受了一段时间,陈大伯尝到了牙口好的“甜头”,要求立刻做上半口牙。考虑到陈大伯的骨质条件,宣建平为陈大伯倾斜种植了5颗牙,虽然操作起来难度加大了不少,但从方向、角度、位置等各方面考虑,这种方式更适合陈大伯,种植后的效果也会更好。

果不其然,一段时间后,陈大伯带着感谢信来复诊,连声道牙口好了生活质量就是不一样,自己能吃能睡,胖了好几斤。

种植、正畸双专业

整体考虑 尽可能寻得“最优解”

宣建平的浙大口腔医学硕士学位是口腔种植学专硕,而他的医学高级职称是口腔正畸学,主攻种植与正畸两个方向,因此,除了陈大伯这样的种牙患者,宣建平接诊的另一个“大头”便是正畸患者。

由于从小下颌后缩,上颌骨前颌和鼻子显得尤为突出,嘴巴看起来就像“鸟嘴”,小玲对外形很没有自信,长到27岁从没交过男朋友,爸妈又催着相亲,想来想去还是先矫正。接诊小玲后,宣建平为她设计了正畸联合治疗方案,包括术前矫正+正颌外科手术+术后矫正。

“简单来说,术前先把牙齿排齐、整平,正颌外科手术中要把下颌骨锯断往前移动,上下颌位置重新摆放,术后再进行咬合精调、牵引,帮助恢复锻炼,让所有的肌肉慢慢适应。”帮助小玲完成术前矫正后,宣建平推荐小玲到三甲医院口腔外科接受手术,术后继续帮助她矫正。

历时近两年,小玲看着镜子里的那张脸,逐渐自信起来。前几年,小玲结婚时,她的父母还高高兴兴地来给宣建平送喜糖。

在实际接诊过程中,很多患者的问题并不能单靠种植或者正畸解决,比如牙列稀疏的患者想要种牙,一颗太少,两颗太多,最好先通过正畸让牙齿“各就各位”,再种牙效果就会更好。“目前,各种疾病的诊疗都以MDT(多学科联合)形式为最佳,其实口腔问题也是一样,不只着眼于单个问题,而要考虑整体,设计更优的方案,尽可能寻得‘最优解’,让患者切实获益。”

做人讲良心 做医生讲医德

“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一定想方设法为患者解决问题,如果不是我能够处理的,也绝不多耽误患者一分钟。”宣建平十分坦诚。

几年前,曾有一位4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来到康源口腔,提出想要拔智齿,他说,左侧脸颊痛了一个星期,靠近大牙牙根处有些肿,应该是智齿发炎了。

宣建平接诊这位患者后仔细检查,认为不像是正常的牙齿发炎,而像是口腔肿瘤。拍片后,进一步证实了宣建平的判断,高度怀疑口腔癌。宣建平建议患者立刻到三甲医院口腔科进一步就诊,尽快治疗。

“我还把片子发给了一位在口腔癌诊治方面水平很高的朋友,并告诉患者,如果信得过我,就去医院找这位专家。我已经和对方介绍过你的病情了,会尽快接诊。”为了更好地追踪患者的情况,宣建平主动要求加了他的微信,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联系。

几天后,朋友反馈并没有接诊到这样一位患者。“我当时想,不管去哪里,只要能尽快接受治疗就好。”再次收到这位患者的消息已是大半年后,他发来了募捐求助信息,提到自己的病情已处于晚期,出现了全身转移。宣建平默默捐助了700元。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去看看他的朋友圈,去年5月开始,他再也没有更新过。”

同样是口腔肿瘤,50多岁的老刘就幸运得多。找到宣建平时,他的上唇系带处往外凸出好大一块,上颌骨看着有一个大肿块。还好经过检查初步判断是囊肿,良性可能性大。宣建平建议他尽快去医院手术处理。“随着囊肿膨大,周边的骨质会被吸收,如今上颌有6颗牙的骨质已经被完全吸收,再不快点处理,其余的牙齿也会保不住。”

一段时间后,已做过手术的老刘专程来感谢宣建平,“拔了几颗牙,还好听您的尽快手术,不然手术医生告诉我剩下的也都危险了!”

“做人靠良心,我们医生得讲究医德,是真心实意地希望每一个患者都能好起来。”

送康源口腔宣建平院长10个免费专家号

面向快报读者,康源口腔特别送出宣建平院长10个免费专家号,如果你有种植、正畸、牙周炎等口腔相关问题,欢迎扫描二维码报名。我们将会选出合适的患者,短信通知具体就诊时间。

报名截止时间:3月6日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