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高薇
记者 林建安
今年,“杭州造”又上天了。
11月11日12时03分,阿曼智能计算卫星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上的“太空大脑”——星上人工智能处理载荷平台,就由杭州企业“地卫二”设计研发。这位“智能管家”,把算力“搬”上了天。
“杭州造”,正在深海发电。
今年10月,“全球海洋能20大亮点工程项目”发布,杭州企业林东新能源的“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上榜,全国唯一。2016年7月27日,LHD项目首期1兆瓦机组下海发电。目前,LHD项目连续发电并网运行时间保持全球第一。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近日,“2024年度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发布。杭州13个区、县(市)的表现如何?
杭州162家登榜,全省之首
浙江省“高企500强”,哪里最多?
从浙江省设区市“高企500强”的分布情况来看,杭州入围企业达162家,位于全省之首。从头部企业来看,杭州的优势更加明显,前100强企业中,杭州就有44家高企上榜,遥遥领先。
杭州向来重创新,2023年底,杭州发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比如,对年研发投入额达5亿元以上的企业,直接给予300万元补助。2024年,杭州已为14家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发放了研发补助。
研发补助,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在企业困难时,坚定企业科技创新的信心,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保障措施。
有了政府的保驾护航,杭州的企业可以在自主创新上大展拳脚。
滨江区凭什么登顶浙江县(市、区)第一?
浙江省“高企500强”主要分布在74个县(市、区),从杭州来看,滨江区上榜“高企500强”的企业最多,达45家,占比近10%,位于全省县(市、区)首位。萧山区和余杭区也有不俗的表现,分别有23家、20家上榜“高企500强”。
滨江区能遥遥领先,也得益于“高新区”这块牌子的加持。
高新区是培育优质高企的主阵地,61家国家级和省级(包括省级创建)高新区,共有394家高企500强企业,占上榜总量的78.8%。
从“高企500强”在高新区的分布情况来看,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45家企业上榜,居全省第二。
高新区(滨江)携高新区和滨江区“两块牌子”,走出了一条“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培育了网易、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新华三、中控技术、恒生电子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领军企业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要提升创新能力,就要加大科技投入。
近年来,滨江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高水平。2023年,滨江区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49.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27.4%,居全省第一。
如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滨江区打造了一个“孵化器之城”,构建起“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特色小镇”的孵化链条。目前,滨江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8家、省级及以上孵化器42家,均列全省第一。上半年,滨江区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全国独角兽企业1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6家,在册企业数突破10万家。
如何吸引企业扎根?
今年9月,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总决赛收官,滨江区明确,项目落地后,将在研发投入、企业房租补贴、创业启动资助、人才房安排、子女就学和父母养老等方面给予保障支持。
滨江区做好“店小二”,厚植鼓励创新的土壤,才让高科技企业纷至沓来。
企业创新能力,如何节节攀升?
凡是登榜“高企500强”的企业,都很重视技术研发。
“高企500强”研发经费投入总额为1615.5亿元,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9%,比高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超过10亿的企业有23家,超过20亿的企业有12家。
凡是登榜“高企500强”的企业,都很重视人才储备。
“高企500强”共有研发人员220751人,较上一年增长6.9%,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达27.7%,较高企平均水平高5.24个百分点。
凡是登榜“高企500强”的企业,都很重视知识产权及科研成果。
“高企500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4871件,占浙江省2023年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17.8%;高企500强从业人员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813件,是全省2023年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近8.7倍。
跻身前三的新华三技术,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10%-15%用于推动技术创新,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累计专利超1500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已经连续10多年居浙江省领先地位。
排名第21位的宇视科技,研发技术人员占比高达50%,每年将10%左右的年收入投入研发。
排名第22位的先临三维科技,成立20年来,已经逐步摆脱了对进口器件的依赖,实现了核心器件和底层算法的自研,拥有300多项授权专利和100多项软件著作权,产品销往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占比超60%。
对企业来说,提升创新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机制建设与资源投入中开出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