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各界关注。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会后第一时间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深入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问:如何评价2024年经济工作,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总结。总的认为,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我们认为,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预计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我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延迟退休年龄、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加快推出。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0月和11月全国商品房成交量连续2个月同比、环比正增长;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稳妥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就业保持稳定,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会议也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应该看到,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能够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问:明年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有哪些考虑?
答:明年是首次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明年要有更多务实举措。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策力度上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对经济增长形成强有力拉动。
在政策着力点上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用好转移支付政策,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同时,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在零基预算改革、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方面争取新突破。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推动资金更快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明年要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要兼顾当前和长远。既着力解决短期问题,包括稳住楼市股市,稳定预期、激发活力,稳定经济增长;又着眼长远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问: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后续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关于大力提振消费,明年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上下功夫。
明年将通过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多种方式,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比如,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快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制定促进生育政策,以及着力稳住楼市股市等,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同时,持续优化促消费政策、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消费环境。社会普遍反映,今年“两新”政策效果很好。明年将加力扩围,安排更多资金,把更多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优化补贴发放流程。
另一方面,要在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增强供需适配性上做文章。
要加快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着力满足居民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方面的消费需求。
要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体育、演出、数字等新型消费。
要积极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要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继续大力培育具有创新、跨界等特点的新型融合消费业态。
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投资空间依然很大。提高投资效益——
一是要强化目标引领,把握好投资方向。投资目标应该聚焦在“补短板、增后劲”。
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在房地产方面,加快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危旧房改造。
在社会民生方面,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在制造业方面,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投资。
二是坚持多措并举,激发投资活力。
要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发挥好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要稳定民营企业政策预期和发展信心,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加大重点领域制度型开放力度,稳住并有效吸引外商投资。
三是完善决策机制,优化投资环境。
要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
要优化投资审批流程,有效治理招商引资中的各种乱象,纠正违规补贴,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防止要素资源配置扭曲和低效投资。
要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降低投融资成本。
问:明年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哪些具体考虑?
答: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作用重大。近年来,党中央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密集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政策效果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合民营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我们认为,重点有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推动解决公平竞争问题。
保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是民营企业的核心关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了专门部署,有关方面正在积极贯彻落实。
明年,相关工作还将进一步深入推进。比如,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目前社会高度关注,要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
二是推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去年以来,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清欠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但各方面反映拖欠账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明年相关工作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地方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尽最大能力加快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央企国企要继续带头发挥清欠作用,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要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强化失信惩戒,推动落实解决账款拖欠问题长效机制。
三是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这次会议部署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意味着既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又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将有效维护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着力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问: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明年将怎样做好房地产工作?
答: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为化解房地产风险做了大量工作,政策效应已在加快显现。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部署后,各部门狠抓存量政策落实和增量政策出台,地方政府积极行动,社会信心得到有效提振,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房地产工作作了部署,强调要稳住楼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我们认为,需要着重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释放需求。
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城市存量优化调整也有广阔空间,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住房形成新期待。
要着力打通卡点堵点,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对条件比较成熟、群众改造意愿迫切的项目要尽快推进。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落实好已出台的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举措,切实降低购房成本。
二是着力改善供给。
对商品房建设要控增量、优存量、提质量。
要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中央已经明确可用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盘活闲置存量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要抓紧完善可操作的办法。
收购存量商品房,要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和住房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要多措并举盘活商办用房。
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坚决打赢保交房攻坚战。
三是着力推动转型。
要扎实有序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发展模式弊端、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要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行业转型发展,健全住房、土地、金融、财税等基础性制度,对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直接带动作用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要尽快落地。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