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良渚这个地方 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根脉与文化自信

专访“良渚文化发现者”施昕更的孙子施时英

2024-11-28

日常工作中的施时英(左三)

记者 周辰璐

“良渚还会有下一个五千年,在历史长河里,我的存在不值得一提,但必须尽自己的努力做好遗址保护工作,将它完完整整交给下一代。”

施时英,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遗址管理科科长,从事文博和遗址保护相关工作已有近30年。今年2月,他获评首届浙江省“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称号。

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良渚文化发现者”施昕更的孙子。

昨天,第二届“良渚论坛”圆满闭幕,我们也专访了施时英,来听听他和良渚文化的故事。

从“门外汉”到“良渚遗址守护人”

1936年,施昕更在良渚发掘和调查以黑陶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两年后出版了《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一书,掀开了良渚遗址的一角。

后来,施昕更的儿子施忆良进入浙江博物馆,从事与良渚相关的研究工作。作为施家第三代,施时英一开始并不想接棒“家族使命”。

施时英出生在绍兴诸暨,18岁那年,余杭开始修建良渚博物馆,希望施昕更的后代能够来良渚从事文物保护工作,那时施忆良已经退休,所以便向施时英递来了橄榄枝。

但当时的施时英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一番规划:继续读园林,毕业后干园林。所以,他并不愿意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良渚工作。

年少的执拗,最后还是在父母亲的劝导下折服了。“我们这一辈人,还是比较传统的,不会硬要忤逆父母。而且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我心里知道要对得起上一辈的努力。”

1994年,施时英正式进入良渚文化博物馆工作,担任讲解、遗址保护等工作。2005年,他转到良渚遗址管理所,开始从事良渚遗址文物保护工作。

如今,施时英的日常工作,就是对整个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进行日常巡查和保护,包括对农户建房和各类动土审批的监督管理,以及配合有关部门打击盗挖、贩卖文物犯罪活动等。

“文物保护听上去好像光鲜亮丽,但压力真的非常大,我的工作是很琐碎的。就说日常巡逻,就靠两条腿四个轮子跑,去看有没有新冒出的违章建筑,获批修建的房屋檐口高度有没有超过标准等,甚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变化,都要关注记录。”

这么多年来,良渚遗址本体没有发生过一起盗挖,每年违章建筑都为零。“我只是基层一线普通的文保工作者,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宏大故事,只是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罢了,做到问心无愧。”

希望每一个人都是“良渚宣传者”

“我儿子是典型的00后,很有自己的想法。有一次他对我说:‘爸爸,我数学不太好,但因为对历史感兴趣,所以我的历史成绩还不错。’听完我就笑了。我内心是希望他能够加入我们的队伍,但不会强迫他。”施时英顿了顿,接着补充道,“但无论如何,他必须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这是根基。”

施时英对后辈的期待,延续着祖辈施昕更的家国情怀,也深植于他对中华文化的深切认同。在施昕更1938年撰写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的卷首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上古的祖先,坚忍地开辟这广漠的土地,创下了彪炳千秋的文化。我们今日追溯过去,应当如何兢兢业业地延续我们民族的生命与光荣的文化呢?”

这段文字对施时英而言,是祖辈遗留下的深刻启示。“我们的祖辈发现了良渚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作为子孙,我们守护的不仅仅是良渚这个地方,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根脉与文化自信。”

施时英觉得,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良渚文化,但还不够多。他希望,所有人都能成为良渚文化的宣传者,哪怕只是简单地知道“良渚”这个名字。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方式为文明的传承出力,即便只知道‘良渚’这两个字。这样当有人问‘中华文明五千年在哪里’,就能回答说,它的一个重要印证在良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