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市场成交金额约1.61万亿元,与周三持平。“无量反弹”两天后,在比较关键的周四,市场选择了分化、整理。多方并没有组织起有力度的攻击,空方也不敢过分打压,双方都在试探和博弈中。
感觉沪指要上比较难(热点不在大蓝筹上),但跌也跌不下去(护盘力量随时会出手);创业板指情况类似,而科创板和北交所这两个“小弟”,则更具弹性。
说明周四的行情还是游资主导,或者说由短线资金主导,自吴清主席表态“长期投资、短期投资都欢迎”后,短炒确实是复活了,而长线资金则相对“淡定”。
这或跟长线资金的性质、风格以及效率有关,现在的问题是,若场外资金入场缓慢,市场缺乏增量资金,短线反弹是否难以为继?目前走势,算是慢牛吗?
事实上,市场近期已给足了机会让场外资金入市,如果他们真的积极响应号召,通过互换便利、回购增持贷等创新渠道买买买,大盘早就起来了。
要么,指导方针就是“只托不举”,要以稳定股价、低吸为主,不能集中抢筹造成市场过热;要么,就是产业资本或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后市没那么看好。
不管怎样,政策面的呵护和积极引导并没改变,9月24日以来A股市场日均成交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市场的活跃和向好,仍值得期待。
问题在于,A股并不是成熟或“听话”的市场,相反,投机成性、生态恶劣、毛病不少,而且往往“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这对监管智慧也是极大的考验。
至于所谓的“慢牛”,需要具备两点:短炒可以有,但不能过分,别动不动1个月涨3倍5倍的,凭某个题材或传闻就连续一字板涨停。
大蓝筹可以涨得慢一点、稳一点,但不能总是不涨,或者稍微涨一涨就出现回撤,那很影响士气,对价值投资理念也是个打击,慢慢地会逼投资者去做短线。
故各方需要把握一个“度”:大蓝筹不能太低调、太没活力,而短炒也不能太火爆,那样市场或能良性发展。
(快报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