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程丹丹
“听说您这儿可以‘逆转’糖尿病?是怎么个‘逆转’法?我合不合适?”一个多月前,家人陪着70岁的范大伯走进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东的诊室,还没坐下,急性子的范大伯就问出一连串问题。
“您别急,我们一个个问题慢慢说。”王东稍作安抚,先请范大伯坐下,详细了解起了病史。
糖尿病史超过10年
先后用过多种降糖药
依旧控制不好血糖
药物副作用让大伯苦不堪言
范大伯是北方人,爱吃面食,胃口又好,俗话说“能吃是福”,他向来觉得自己身体挺好。再加上他一米七的个头,体重120来斤,本就偏瘦,在饮食上基本没有控制过。
不到60岁,范大伯就被确诊糖尿病,这让他和家人非常震惊。之后,就是艰辛的漫漫控糖路。
从一种药到一把药,后来又试过“三短一长”注射胰岛素,范大伯在浙江、北京、上海等地跑过不少医院,先后调整过多次治疗方案,效果却不是太理想,空腹血糖最接近正常值的时候也将近8mmol/L。血糖总是下不来,药物还带来了一系列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范大伯什么都不敢吃,想吃的时候又吃不下,整个人状态非常差。
好在范大伯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找寻新的治疗方法,一个多月前找到王东。
是否适合参与“逆糖”管理
主要看“ABCD”
“首先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能被‘逆转’, 目前能够实现糖尿病‘逆转’的人群主要是2型糖尿病患者。”王东向范大伯和家人解释,需要先通过“ABCD”法(A:Antibody,抗体;B:BMI,体质指数;C:C肽;D:Duration,持续时间)来评估是否符合逆转/缓解的基本条件。“如果符合四点相关条件就有很大机会‘逆转’,其中 ‘A’和‘C’是核心指标,符合这两项,就有尝试‘逆糖’的机会。”
虽然范大伯的病史较长,经全面评估,王东认为他可以尝试参与“逆糖”管理。内分泌科医生、护理团队、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成立跨学科综合干预团队,共同为范大伯制订了详细的个性化“逆糖”方案,形成配套管理流程。
“行!既然来了就试试!”范大伯很配合,饮食、运动、作息等严格按照方案执行。一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降到7.22mmol/L,虽然仍旧不在正常范围,却已是近些年来最接近正常值的一次。最令范大伯的家人感到开心的是,一个月下来,他的体重增加了一斤半,腰围也增加了1.5cm,“整个人气色好了不少,精神状态很好”。
目前,范大伯的降糖药从参与“逆糖”管理前的3种降到了1种。“既然有效果,那还是要坚持下去的。”范大伯的心越发坚定。
“996”上班族确诊糖尿病
尝试参与“逆糖”管理后
血糖恢复正常
陈先生的工作压力大,“996”是常态,有时甚至要加班到凌晨。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几乎从不运动……长此以往,陈先生逐渐长胖到快200斤,早早被查出高脂血症和轻度脂肪肝,去年年底,他查出糖尿病,很快找到王东。
王东认为,陈先生处于糖尿病的初发阶段,胰岛功能正常,体形肥胖,属于最适合“逆糖”的人群。
人是来了,陈先生却不太有信心:“以前我也尝试过一些减肥方法,效果都不好……”王东纠正陈先生的观点:“‘逆糖’管理的目的不是减肥,它本身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关键是要下定决心改变生活方式,即使控制住血糖,实现减药甚至停药后,依然需要持之以恒,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减肥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生的变化。”
一个月后,陈先生的空腹血糖从8.04 mmol/L下降到6.39 mmol/L,减重8斤,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之后的每次定期复查,各项指标都在向好,轻度脂肪肝也消失了。
两个半月后,陈先生的空腹血糖为5.38mmol/L,体重79.5kg,降糖药从原先的3种减到2种,检查报告里上上下下的箭头基本不见了。
王东主任10个专家号免费送
同时提供免费“逆糖”评估
王东介绍,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最新版本中,已经移除了2型糖尿病是终身用药疾病的说法。所谓“逆转”糖尿病,并不等于完全治愈,而是一种暂时的缓解状态,通过较好的血糖控制,来实现不用吃药、打针的效果。
“当然,即使没有获得预期效果也并不用失望,只要生活方式健康了,就能大大减少药物的使用、改善血糖的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
针对广大“糖友”,王东主任特别送出10个专家号,同时提供免费“逆糖”评估。有需要的读者可以扫码报名,或下载“橙柿互动”App,在“健康”频道找到相应链接报名即可。报名结束后会挑选出合适的患者,电话通知具体就诊流程。
报名截至11月25日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