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煜轩
说起杭州钱江南岸的滨江区,大家总是会想到钱塘江边、江南大道两侧的高楼大厦以及高楼大厦里入驻的一家家高新企业,它们是杭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来源,也是杭州现代都市发展的一大象征。
其实,在滨江的高楼大厦间,还藏着不少老街区,其中的长河老街、西兴老街知晓度相对较高,距离长河老街不远的襄七房,知道的人还不多。
近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襄七房历史文化区块建设项目(三期)相关规划进行公示,这意味着藏在高楼大厦间的襄七房,很快就要焕新亮相了。
“藏在高楼下的老街区”
其中还有一条小河穿过
襄七房历史文化区块建设项目(三期)位于长河老街以北,大致范围西至江虹路,南至南环路,北至聚园路,东至襄庄巷,周边有康悦香庄、晓月映翠等住宅小区。
襄七房目前也有一些游客,因为这几年陆续开出一些咖啡馆和餐厅,在网络上有了一定的曝光度,吸引人们前来打卡。可由于西侧有高架桥,周边又有很多高层建筑,要找到襄七房并不容易,很多人把这里称为“藏在高楼下的老街区”。
从公示内容中可以看出,一条小河从街区中穿过,街区内保留着多幢历史建筑,在历史建筑之间,将规划建设文化长廊、文化宫活动室和业务用房、地下车库以及景观绿化等。
街区内整体风貌格局保存较好,现有5处历史建筑、4幢传统风貌建筑、3口井、4条主要街巷、1条古河道、15个河埠头。遗存的历史建筑以明清时期为主,原为官宅、粮库、官衙等,主要沿小河两侧分布,反映了钱塘江边古村落的历史风貌。
多幢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
将“修旧如初”
金义堂、文尉堂、翰林弟等5处建筑群落是百年老屋,它们当年的辉煌,至今依稀可辨。走进这些老宅,会让人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襄七房40号建筑建于清代晚期,是一处传统木结构合院式民居建筑群,由两进院落组成,粉墙黛瓦,2010年正式纳入杭州市历史建筑。
入门处采用的是中式石库墙门,两侧有高大的封火山墙,墙体利用糯米粉混合石灰堆砌而成,院落、廊檐均为青石板铺设。站在庭院中,抬头便可看到小青瓦屋顶。二进院落中有一座砖雕门楼,雕刻精美,上有“永思修慎”四字,彰显出院落主人的底蕴。
翰林弟,指的是襄七房109、111、113号建筑群。这一建筑群的得名,相传是在道光年间,一科举生进京赶考,十年寒窗苦读,一朝中榜,考取一甲进士第十七名。入仕封官至翰林学士,后择地建造府邸,取名翰林弟。
据当地老居民回忆,翰林弟的府邸门前曾设有旗杆石、上马石。这旗杆石非寻常百姓随意可用,只有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才可以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旗杆石,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后辈。
这些历史建筑的中式石库墙门、条石基座、石硝墙、砖雕门楼、青瓦屋顶、黑柱白墙等元素,反映了西兴运河沿岸传统民居建筑的风格特点,是市井与码头文化的重要遗存,也是浙东萧绍地区传统建筑风貌的重要载体。
几年前,掺杂在历史建筑群中的几处杂乱旧民居被拆除,历史建筑保留下来并进行了修缮。未来的襄七房将“修旧如初”,花海、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深幽清雅。
杭州不少姓“来”的市民
祖辈都住在襄七房
襄七房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杭州不少姓“来”的市民,祖辈都住在这里。
如今已搬到转塘居住的市民来先生告诉我们,他的祖辈就是住在襄七房的。襄七房是杭州来姓的一大聚居地,“姓‘来’的人本来就不多,有时候我们在外面难得碰到一位姓‘来’的,十有八九,祖辈都住在襄七房”。
历史上,襄七房正是长河来氏聚族而居之地。
《萧山来氏家谱》载:明宣德年间,长河来氏十一世来恩公,号萼安,始迁该地开荒拓土,为来氏最早开拓者,襄七房来氏之先祖。至正德年间,十三世一贯公时,来氏大昌,子孙繁衍,蔚为大族。因一贯排行“襄七”,故人们尊为“襄七公”,当地来氏被称之“襄七房头”,久而久之,“襄七房”便作地名称呼。
清代道光年间翰林院庶吉士、进士来学醇,乡贤来福诒,当代书画印“三绝艺人”来楚生,画家来汶阳,烈士来顺福等,皆是襄七房来氏的杰出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