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儿子变丑了”

孩子腺样体肥大,一定要做手术吗?

2024-11-08

毕静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微创学会耳鼻喉科分会青年委员,中西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委员。 专业方向:主要从事儿童耳鼻喉科工作,擅长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笔述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 毕静副主任医师

记者 林琳

通讯员 祝姚玲 陈梦茜

前段时间,有位妈妈带着6岁的儿子来看门诊,说“总觉得儿子变丑了”。

她说,儿子小时候挺可爱的,可是最近半年来,上排牙感觉变凸了,下颌也变短了,虽然问了身边的几个人都说没发现,但她依然有些担心。联想到儿子睡觉时喜欢张嘴、打呼噜,她决定还是带孩子来找专业的医生看一看。

经过全面检查,孩子确实存在腺样体肥大,同时还伴有扁桃体肥大,我们建议手术切除。

这位妈妈之前看过一些科普文章,知道腺样体肥大会导致“腺样体面容”,她担心的是,孩子这么小就要做手术,能不能选择保守治疗?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属于咽淋巴环的组成部分。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6-7岁发育至最大,此后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者,称腺样体肥大。本病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与分泌性中耳炎也密切相关。

如果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或是儿童时期患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会使腺样体出现病理性增生,导致腺样体肥大。同时,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阻碍鼻腔引流,也会使得鼻部炎症加重,而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将刺激腺样体继续增生,如此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腺样体肥大

有哪些表现及危害?

儿童鼻咽腔狭小,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处症状。

1.耳部症状: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表现为小朋友看动画片声音变大或者家长叫小朋友时反应迟钝。

2.鼻部症状: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有打鼾、张口呼吸现象,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黏膜,常引起刺激性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4.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5.夜间呼吸不畅:儿童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家长可发现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夜惊、磨牙、盗汗、尿床等症状。

要判断孩子有没有腺样体肥大,可以通过鼻咽侧位X光片或鼻窦CT来确诊;有听力下降表现的患儿,还需进行声导抗、纯音听阈或耳声发射等相关听力学检查。

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可以药物治疗,也可以手术治疗,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1.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超过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果,耳内镜下鼓室内积液黏稠,或伴有上鼓室内陷,听力检测传导性耳聋,严重者骨导听力亦出现下降,需要切除腺样体,同时行双耳鼓膜切开置管。

2.反复发作鼻窦炎,咳嗽,鼻后滴漏或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黏膜,常引起刺激性阵咳,易并发气管炎,保守治疗无效,可腺样体切除治疗鼻窦炎,如仍无改善再行鼻内镜鼻窦微创手术。

3.睡时有打鼾、张口呼吸现象,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睡眠监测提示中-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4.腺样体面容形成,需要矫正牙齿及颌骨发育。

5.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生长发育变慢;或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夜惊、磨牙、盗汗、尿床等症状。

如何预防腺样体肥大?

家长对于孩子的腺样体肥大不能轻视,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孩子出现听力不好或经常鼻塞、流鼻涕时,要想到可能不仅仅是耳朵或鼻子的病,还要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感冒等情况。尤其是孩子在2-10岁期间,应提高预防,如尽量避免小孩长期感冒,流鼻涕、鼻塞、咳嗽、搓鼻子、揉眼睛、打喷嚏等症状,如果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等症状,则应到医院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