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章丘,背回一口锅,烧出的菜太香!

铁匠之乡老师傅的手工之美,越来越少,值得入手

2024-10-25

好物担当康康体验冷锻工艺

好的章丘铁锅都是手工锤打

已售90 扫码抱回家

直奔源头,康康带你跑工厂

一日三餐,吃饱喝足,比什么都重要。

美味的食物,除了厨艺,也离不开一口“好锅”。

老一辈的人做菜,首选铁锅,因为铁锅炒的菜,有“锅气”,吃起来就香喷喷。

10月17日,好物担当康康来到了山东济南的章丘。自从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章丘铁锅非常火爆,甚至曾“一锅难求”。

以前,康康总以为章丘是因为铁锅才“一夜成名”的,但是到了章丘,康康才发现自己格局小了。

走在章丘的大路上,时不时就能看到“章丘铁锅”的店招牌,还有壮观的各种重工业企业,比如中国重汽、三菱重工等。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历史底蕴和现代产业是一气呵成的。

铁业,是章丘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更是关乎国家兴衰的产业。

章丘铁业,始于汉,兴于唐。在章丘,和当地人聊起来,家里往上两代,不是打铁的,也肯定有打铁的亲戚。

据说在上世纪50年代,章丘境内70多万人口中,有近40万是铁匠,妥妥的“铁匠之乡”。

更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在抗战时期,很多章丘铁匠,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就能为抗战部队打造枪炮,可见打铁技艺之精湛。

2022年,章丘产的一个大铁环,轰动一时,直径16米,重达155吨,整个圆周没有一道焊缝,这是核电支承环,国之重器,也被称为“世界第一圈”。

虽然在章丘的街头,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章丘铁锅店,但是很多也只是卖铁锅,而不是真正的铁匠铺。

所以,要找一口货真价实的好铁锅,必须得找到正宗的铁匠铺。

在铁匠云集的普集,康康找到了章迈铁匠铺,负责人叫商坤,是一名90后。铺子里有十多位打铁超过20年的老铁匠。

都说打铁苦,走进铁匠铺,康康深有体会:

整个工作环境可以用“又吵又黑”来形容:吵,打铁“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黑,主要是因为锻打需要烧煤,煤灰熏得整个房子都是黑黑的。

铁匠们大多都戴着口罩工作,地面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锅坯、半成品、成品。

商坤说,他的父亲就是铁匠,以后正宗的手工铁锅肯定越来越少,因为年轻人确实不大愿意学,包括他自己。

“打铁,就是筋骨和钢铁的碰撞,辛苦是肯定的,但更可怕的是噪音,会对耳朵造成一定影响,我们这代人,实在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

主要负责热锻的黄师傅,祖父、父亲也都是铁匠,他说自己可能也是家族里最后一个打铁的了。

在现场,康康跟着打铁师傅们,体验了一回章丘铁锅的工艺:

1.热锻:一块铁皮,用大锤打成锅的形状。

钳工把烧得通红的铁板一拿上来,热气扑面而来,康康不敢砸太重,怕火星溅过来。最难的是不知道该往哪里下锤,康康犹犹豫豫,铁片冷却了,又得回炉加热了。

2.冷锻:打出锅形后,经过抛光,在不加热的情况下,用小锤继续敲打锅体。

每口铁锅都要反复敲打,是让锅更紧实,食物不容易粘锅。

看似简单,但康康体验下来感觉非常难。

因为热锻后的铁很硬,不用力只能给锅“挠痒痒”;一用力,就很难对准正确部位。打偏了是“哐”一声,打准了是“叮”一声,康康十锤下去,可能有一锤是“叮”,其他都是“哐”。

3.铁锅使用前的开锅。

开锅其实是让油和铁锅发生反应,在锅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把铁和食物隔开,就更不容易粘锅了。油膜的保护,让铁锅不容易生锈。洗铁锅的时候,不用放太多洗洁精,不然容易破坏油膜。

三款铁锅的区别:

炒锅是章丘铁锅的经典代表,适合大部分家庭。纹路是横纹,更加紧实,不粘效果也更好。

煎锅纹路是鱼鳞纹,平时可以用来煎牛排、炒菜。

大肚锅锅口往里收,在炒菜的时候,可以减少油水四溅。纹路是经典的镜面纹,适合各种煎、炒。

好物担当康康的试用报告:

在现场,我们给炒锅进行了开锅:先给锅里放大豆油,开火后,用一块肥肉擦拭锅体5分钟。

开完锅,炒了个鸡蛋,一点也没有粘锅。

我当场就买下了这口锅,从章丘一路背回杭州。

第一道菜炒完,锅很干净,只残留一些油脂,没有粘锅,水一冲就可以炒第二道菜了。

炒出来的菜锅气很足,说明火候很到位。

第二道菜是红烧杂鱼,过程很轻松,没有任何粘锅,出锅后,鱼还是完整的。

锅很结实,用个十来年也没问题,而且铁锅是越用越好用,非常值得入手。

(徐贤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