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松关和古驿道 记者 江玥 摄
记者 周辰璐 余杭微融圈 黄圆圆 金丹丹
莫角听风、良博映玉、瑶山望日、石坞微澜、文润藏珍、禅茶一径、三白渔歌、南山造像、鸬鸟觅梨、独松戍歌……前不久,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图景”正式出炉。
这也是一份官方种草帖。这条串起5000年良渚文化、2000年运河文化、1000年径山文化的大走廊上,可游可玩可看可吃的点位实在太多,直接按照“十大图景”游玩,省心还不踩雷。
“‘十大图景’是从30多个初选点位中,通过镇街推选、专家评审和公众投票等层层遴选出来的,都是历史悠久、风光好、知名度高等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工作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说。
哪一个“宝藏景点”最值得打卡?正是秋游好时节,近日,我们也跟着“十大图景”,去百丈听了 “独松戍歌”。
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今为热门徒步路线
听独松戍歌,要去百丈镇的半山村。
先漫步杭宣古道,想象古时金戈铁马的磅礴,再到独松关,这是杭宣古道上一座重要关卡,古时为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
2006年杭宣古道和独松关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百丈的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有千年古寺釜托寺、千亩野生杜鹃林、万亩竹林等,但从历史、风光、知名度等角度综合来看,杭宣古道和独松关更具代表性。”百丈镇相关工作人员说。
我们先来到半山村境内的杭宣古道,准备从这里走到独松关,这也是热门徒步线路。
只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地面有点湿滑。站在起点,左边是宽敞平整的大路,右边则是雨后有些泥泞的古道,犹豫一番,我们暂时选择了更为安全的大路。
没走多久,便看到一座石头堆砌而成的古桥,这便是“宝昌桥”。传说从前,这座桥附近有一个看管山的老人,名叫“宝昌”。他十分尽心尽责、日夜守护着这里,被上山偷笋的小偷打成了重伤,也毫无畏惧。老人过世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将桥命名为“宝昌桥”。
告别古桥,我们走上杭宣古道,继续往前。脚下是石头铺就而成的古道,眼前则意外解锁“隐藏款”雨雾版本的青山绿水,仿佛穿梭于江南山水画卷之中。
只是低头看手机,没留意踩到一块光滑的石头,整个人一个踉跄,好险,差点工伤。“古时,马要驮着东西走这条路,真有够不容易的。”我们正感慨着,前面的同伴就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
一行人不敢再掉以轻心,甚至还对古道起了几分敬畏之心,收起手机,眼神聚焦,打起精神,确保自己每一步都扎扎实实踩在时而凸起、时而歪斜的石块上。
关侧有一棵千年古松
顾名思义取名“独松关”
从起点开始计时,大约总共徒步了20分钟,“独松关”三字终于映入眼帘。
右边是一户人家,穿过这户人家的门前,就是独松关的古关隘遗迹。
走入关口,洞深约10米,关门比较狭窄。抬头,上方有一个天窗,开这个天窗有何用意呢?
“这样可以使关洞内透光,方便观察。此外,在交战时,敌人进入关洞,可以从上方袭击。”百丈镇半山村村委委员杨怡说。
走出关洞,沿着关门西侧的石阶走上关顶。早年关顶曾建了一座箭楼,清代又增建了六间兵房。但这些都在咸丰年间被摧毁,仅剩现在的关门和残墙遗存了下来。
站在关顶,秋风吹过,树叶簌簌作响,眺望远处隐匿在山林中的古道,莫名生出一丝悲壮的感觉来。
在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图景”公布时,对于独松戍歌有这样一句介绍:独松关宛若站岗的哨兵,山风吹过,松涛鸣响,山风中隐约传来的声响回荡在山谷间,唤起了人们对古代关隘的记忆和想象。到过独松关后再读,便体悟到了这句话的恰当与精妙。
从关顶下来,边上那户人家的主人走出来了,是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奶奶。
奶奶口齿清楚,只会说方言。她说自己姓王,今年86岁,老家就在边上的村,20多岁嫁到这里,现在和儿子一起住。
“我在这里住了60多年了,以前这儿全是山,路都没有。现在可不一样了,来独松关的人多得很,都是从北京、江苏、上海这些老远的地方赶过来的。”
关于独松关的名字来源,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南宋建炎年间,金国举兵南下,为抗击外敌,宋人在独松岭垒石为关,因关侧有一棵千年古松树,所以取名“独松关”。
但王奶奶有另一种解释:“以前山上有棵松树,很特别,只有一边的树枝上长了叶子,大家叫它独松,这个地方也就叫独松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