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上塘河的“桥上桥”

蕴含着一段“一门三秀”掌故

2024-10-13

“工”字形的桂芳桥 本版摄影 记者 夏阳(除署名外)

桂芳桥上的“座位”

桂芳桥的引桥

桂芳桥上的望柱石狮

桂芳桥旁桂花盛开 摄影 记者 宋赟

(上接B01版)

上塘河

不仅串联了“临平三绝”

更是贯穿了临平的历史

都说杭州是水做的城市,临平自然也不例外,这里因河而兴起,因河而繁荣,一条上塘河,不仅串联了“临平三绝”,更是贯穿了临平的历史。

上塘河最早可追溯到秦时,算是杭州城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据王庆所著的《临平史话》记载,“上塘河,秦时称作陵水道,俗称秦河,通钱塘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南巡会稽,便是从这条河入的杭州城。

到了唐代,这条河更名为夹塘河,当时它的源头还出自西湖,是西湖池水之道。随着临平不断发展,上塘河几经更名,运盐河到江南河,再升级到浙西运河……河水川流不息,临平也愈发繁荣。

南宋时期,因宋室定都杭州,上塘河成了连接大运河进入杭州城的唯一通道,临平更是“公家漕粮,源源北运,私行商旅,往来不绝”。据南宋《梦粱录》记载:“临平、汤村诸镇市,因南渡以来杭为行郡,二百余年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往来辐辏,非他郡比也。”

当时,临平赤岸还建有班荆馆,名字取自《左传》的一个典故:“班荆道古”,相当于现在的国宾馆。金国等北方使者入杭城前,必先歇此听诏。《临平记补遗》中也有记录:“临平镇赤岸,本至杭孔道,金国人使来及回程,宋时皆有赐酒果、赐御筵之典。”

上塘河两岸风光秀美,令人流连忘返。南宋诗人范成大有首诗《临平道中》,其中的“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描绘的就是上塘河。

到了民国时期,临平依然热闹,《临平史话》里写道:“酒肆、茶坊,巷街遍设,珍肴嘉酿,宛若秦淮楼馆。细巧糕縻,式仿嘉苏,无论士庶农工,纷队登楼,酣呼畅饮,夜以继日”。

老临平人、专注家乡地方志研究的应朝雄,在他所著的《临平风情》里回忆道:“我家就住上塘河旁,天天看着上塘河的船来来往往十分繁忙。上塘河水满时,时不时可见竹排、木筏顺流而下;运载大米油盐、南北杂货、煤炭水泥的船只扬帆前进,还有船工摇橹。后来木帆船变成了水泥船……”让他记忆深刻的是,等上塘河水浅时,还能约上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下河摸个螺蛳,拿回家让母亲炒个香喷喷的酱爆螺蛳,乐个胃。

当然,现在上塘河是绝对不能下水摸螺蛳了,但两岸早早贴心地修建了步道,可以好好走上一走。

桂芳桥

新桥的桥墩建在老桥之上 桥的名字蕴含着一段掌故

“临平三绝”中的“桥墩复桥”,说的就是上塘河之上的桂芳桥。

相传这里最早建的是一座连接沿河小路的东西向石桥,桥下还有闸门可启闭,用于泄上塘之水去下塘。到了宋代,作为进出杭州城的水路运输要道,上塘河日渐繁华,为了方便两岸往来,人们又兴建了一座南北向拱桥,并将新桥的桥墩建在原来的石桥之上,故称 “桥墩复桥”,又称“桥上桥”“桥里桥”。

走近桂芳桥,就会发现它另有独特之处:桥的南北两端各有一座东西向的引桥,站在高处往下看,桥会形成一个奇妙的“工”字。这是专门为分流行人而设计的,足见此地当年之繁华。

桂芳桥的桥身拱券更有元、明、清历代修葺纪年石刻三条,由此可知,这座桥曾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明天启七年(1627年)、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先后重建。

桥畔如今还矗立着一块石碑,上复刻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临平人孙元培所撰并书的《临平重建桂芳桥碑记》,清楚记载了桂芳桥的由来:“旧名茆桥,创建年月无考。至南宋时,因里人徐宣与弟寅、垓,同太学生数十人伏阙上书攻贾似道,贾败后,兄弟同登进士,垓居榜首。乡人荣之,号曰一门三秀,更其居旁之桥曰桂芳,此今名所自始也。”贾似道为南宋末期的权相,拜相期间,排斥异己,独揽大权。为了宣扬徐氏三兄弟不畏权势,忠言敢谏的气节以及沾沾“一门三秀”的喜气,当地人就把他们家旁边的这座茆桥更名为“桂芳桥”,寓意“蟾宫折桂”“兰桂腾芳”。这两天,桥侧的金桂攒满了一树的小金花,“桂”气逼人,更应了桂芳二字。

元代诗人方回在诗作《过临平》中就提到过桂芳桥:“临平山下泛归船,何必荷花五月天。记取五更霜显白,桂芳桥买小鱼鲜。”

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桂芳桥还是通航要道,一位土生土长的老临平人老余还曾亲眼见过“上塘河里跑火车”的热闹景象:“前面一头长着弯弯角的大水牛,后面牵着七八条首尾相接的货船,哗哗地,就跟火车一样,从桥下跑过去。”

这种“火车”,有个正式名叫牛拖船,为清末民初临平特有的船,在水浅的地方,牛会拖着船在水中行走;水深时,牛则拖着船游泳而行。不过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这种船已于上世纪70年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下转B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