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浙江医学科研创新图谱

“老”浙一的新使命:破未竟之题 攀科研高峰

2024-09-30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蕊 江晨

位于庆春路上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老底子杭城百姓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医院之一,能看大病且能把病看好,是大家对她最直观的印象。

77载风雨兼程,“老”浙一的使命早已不局限于“看大病”“看好病”。

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在从临床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型升级的征程中,她有了“新”使命:

以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立足临床需求,在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科技问题攻关上,以重大疾病诊治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开展“临门一脚”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创新转化,找准实现突破的主攻方向、核心领域、细分赛道,绘制浙江医学科研创新图谱,探索出现代公立医院科研成果产出及转化的“浙一模式”。

于是,无数个日升日落中,我们看见:白天忙碌有序的工作中,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工具、国产手术机器人、用于疾病早筛临床试剂盒等各类科创成果服务于患者;下班后的示教室里,“浙一人”在海量病例数据库中深度挖掘,不断完善研究设计;凌晨时分灯火通明的实验室中,这群人与实验动物为伴,沉浸于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努力破解医学“未竟之题”……

曾经的“不可及”“没法治” “浙一人”聚力攻关找到破题之法

国际上,新药新技术研发后真正应用于患者,是个漫长的过程。临床试验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在浙大一院,各类临床试验正如火如荼开展,从“癌症杀手”到“与癌共存”,从“不治之症”到“绝处逢生”……背后是医学科学家“日拱一卒”的努力与付出。

56岁的高先生,2019年10月确诊晚期肝癌,发现时,肿瘤已肝内多发转移,没有了手术机会。2022年,在已有的免疫药、靶向药纷纷“失灵”后,走投无路的他求诊于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梁廷波教授的专家门诊,经MDT讨论及评估后,尝试用溶瘤病毒以“毒”攻癌击退晚期恶性肿瘤。

溶瘤病毒是梁廷波教授带领团队牵头开展的临床试验,浙大一院为组长单位,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第三代溶瘤病毒VG161,专门针对肝癌、胰腺癌、肝内胆管癌等系统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正进行II期临床试验。

2022年5月31日,高先生入组接受治疗,每月一次接受注射给药,首次治疗后,团队评估发现肿瘤进展速度放缓,再经过几个月治疗,团队欣喜发现,高先生肝内多发肿瘤开始逐渐坏死,如今肿瘤总体缩小了43.5%。随着治疗起效,又黄又瘦的高先生人胖了许多,胃口也变好了。

今年9月6日,溶瘤病毒VG161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浙大一院凭借强大的医疗实力和科研能力,为VG161临床研究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据了解,浙大一院目前已入组溶瘤病毒临床试验患者100余例,其中肝癌患者40余例,疗效评价显示,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整体延长2倍-4倍。

同样让患者“逆天改命”的,还有骨髓移植中心黄河教授团队国际首创的CAR-T细胞治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体化方案,为难治复发的终末期恶性血液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治愈性治疗策略。

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82岁患者卓先生,成为黄河教授团队设计的新疗法受益人,他的肿瘤细胞在输入CAR-T细胞后完全“溃败”,随后输入了来自60岁儿子的造血干细胞成功完成移植。老卓也成为国际上最大年纪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其难治性白血病已获得完全缓解,后续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相较于上面两种恶性肿瘤的来势汹汹,阿尔茨海默病虽不会在短期内威胁患者生命,但它的诊疗仍是世界性难题。由于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且存在共病,很多人在患病之初并没有明显症状,当出现典型症状时,大部分神经元已出现不可逆损伤,患者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最好的办法是早诊早治。如何在疾病早期发现蛛丝马迹,为治疗赢得重要窗口?

病理科章京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创造性地发现了一种可以用以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外周血神经来源EVs相关标志物NMDAR2A,只需抽取疑似患者不到2毫升的血液,通过检查血液中几项标志物的变化,就可以辅助诊断,并运用纳米流式技术将其临床化。

章京教授介绍,这种国际首创的检测方法,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功能性磁共振、PET影像学检查以及脑脊液相关生物标志物等来诊断的方式,大大推动了临床上快速、便捷、无创诊断的进程。

目前,该成果已实现转化,明年将启动临床试验。章京教授团队的创新成果,在阿尔茨海默病诊疗里程碑上,是一小步,也是一大步。

医疗科技转化落地“主阵地”

每年新承接300多项临床试验

一家医院承接和开展的临床试验项目越多,越能体现其行业综合影响力、临床研究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浙大一院,类似上述的临床试验项目,目前有近千项正如火如荼开展,每年新承接的有300多项,其中有三分之一为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相当一部分项目由浙大一院作为全国组长单位牵头开展。

为何如此受青睐?浙大一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赵青威表示,依靠的是医院的科研创新综合能力。“我们的临床试验综合量值很高,排名全国综合性医院第四,具备资质能承接临床试验的有43个药物专业组、160余位主要研究者,这是我们的优势和底气。”

除了评估创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外,新药临床试验还具有的意义在于,为那些暂时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带去解题希望,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来等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问世。

近年来,浙大一院临床试验项目屡屡“出圈”。2007年,参与了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I期临床试验,基于该药的药动学特点提出的一天三次给药方案为该药最终上市提供助力。该药填补了我国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空白,其重磅程度被称为新药研发的“两弹一星”,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这之后,多项重磅创新药临床试验又相继落户浙大一院。

在国际舞台上,浙大一院的临床试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2014年,埃博拉疫情趋紧,随着埃博拉疫苗研发成功,浙大一院在国内完成了首个在华非洲人群I期安全性与耐受性研究,为其获得西非塞拉利昂临床试验许可,并最终在2017年上市奠定基础。

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全面迈向研究型医院过程中,浙大一院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以患者需要引导产品研发,积极推进重大疑难疾病诊疗、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以前医院是被动等着企业来选择,现在创新关口前移,从医疗端提出需求,医研企联动做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研发。”赵青威表示,从研发到开展临床试验都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患者为核心,可实现新药研发的根本指导——解决临床需求,实现患者获益的最大化。“还有国产人工心脏、血管支架等临床试验等,都是从临床出发到临床落地,致力于让患者尽早受益。”

跨越高山,静待花开

医学未竟之题终将破解

1952年,浙大一院首任院长王季午教授首次证实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推动了全国对该病的研究,他提出的肺血吸虫病的防治方案,在全国广泛应用。

时光在变,初心如磐。一代代“浙一人”,传承先辈精神,在牢牢守住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持续攀峰、登峰、造峰。

迈入新时代,“浙一人”紧扣国家健康战略急需,担起新责——

获批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重组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完善重大及突发传染病预警机制、成立钱塘创新转化中心和医药港孵化基地、提升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在溶瘤病毒和肿瘤早期精准诊断等领域开启国产替代、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研发人工智能研究平台、打造开放共享的高能级科研平台体系、探索异种移植更多可能……与此同时,积极设立种子基金,举办微光论坛、“Shining night”学术晚会,融合创新文化在院内蔚然成风。

科技创新已成为浙大一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前路漫漫亦灿灿,浙大一院将对标国家“三张清单”,以临床为导向持续科研攻关,用厚积人才的“软实力”、科研平台的“强支撑”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加强多学科融合,不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联动,打造重大疑难疾病诊疗技术高地、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为我省全面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贡献“浙一力量”。

征途是星辰大海,探索永无止境,那些医学未竟之题,终将被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