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邵婷
杭州是靠打“创新牌”、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发展起来的——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杭州的发展历程,这句话或许是城市腾飞最有力的宣言。
杭州是吃“改革饭”长大的,改革开放的红利不断推动这座城市实现一个又一个飞跃;杭州也一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不断为中国改革贡献具有杭州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改革”二字,镌刻下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蕴藏着城市发展潜力的无限动能,以及未来续写新篇章的自信和底气。
改革文章重笔浓墨,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杭州改革路上留下的印记,回顾那些改革进程中的大事记,重读这部“杭州史”“改革史”“奋斗史”。
1
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在杭州诞生
1949年10月23日,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成立了。辖区内2200多户居民推选出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居民委员会选举大会,民主选出了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的组织——居民委员会。
这一天,距离开国大典仅过去了22天。
以上羊市街为起点,杭州在全市掀起了基层民主自治的改革热潮。
1949年12月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出《关于取消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指示》,对居委会的性质、产生方式、职能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到1950年3月,杭州完成了取消保甲制、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全市共建立了居委会571个。
这股热潮很快涌向了全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居民委员会制度普及到了中国所有的城市,大部分地方都陆续开展了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2
千鹤妇女喊出“妇女能顶半边天”
到1953年,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建德市梅城镇千鹤村的妇女打破传统旧俗,走出家庭,走上田间地头,执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
在当时,男劳力参加劳动能评上10分工,妇女只评4-6分工,还得记在家庭男人名下。为了鼓励妇女走出家门,1955年,千鹤村在全国首创了男女同工同酬,比“男女同工同酬”首次写入宪法早了23年。
1955年,毛泽东同志为此首次作出了“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挖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批示,这是后来“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重要来源。
新的时代,“千鹤妇女精神”与时俱进,延续发扬,更多女性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投入祖国建设,展现巾帼力量。
3
“娃哈哈”兼并杭州罐头厂
开创“小鱼吃大鱼”先例
浙江省国有企业的大头在杭州,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也在杭州。
1991年9月,杭州的“娃哈哈”兼并了杭州罐头厂,在全国开创了“小鱼吃大鱼”的先例,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以民企之力兼并国企,打破“大锅饭”的背后,是杭州解放思想,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变革,逐步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灵活的体制机制,孕育蓬勃的市场活力。万向、吉利、娃哈哈等从“小作坊”成长起来的企业,已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06年3月16日,全市民营经济大会召开,提出向民营经济“第一强市”跨越和“浙江民企看杭州”的奋斗目标。
杭州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经验,也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的“金名片”,“敢于创新、敢于争先、敢于攻坚、敢于担当”的“四敢”精神响彻海内外。
4
从“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
到“杭经开热”
“杭州钱江外商台商投资区江北区块”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成立于1990年。“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走路疑无路、开车开迷路”,是它“最初的模样”。彼时的下沙,到处是农田和望不到边的围垦芦苇荡。
1993年,改革春风吹遍中华大地。也是在这一年,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这是国内集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高教园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拥有全省最大的高教园区。
至此,钱塘江北岸的围垦沙地上掀起了一场“青春风暴”。松下、东芝、和利时、娃哈哈、玫琳凯等名企纷纷入驻,浙财、浙传、浙商大等14所高校纷至沓来。一时间,杭州掀起了“杭经开热”。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十分关注这片土地,前后5次专题调研,特别是2003年4月习近平同志调研杭经开工业经济时,明确提出要以开发区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地拼搏,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下沙速度”“杭州速度”。1994年开发区产值7000万元,1995年3亿元,1996年26亿元,1997年达62亿元,1998年突破100亿元。
(下转C03版)